来山西旅游,
如果错过了山西的美食
那就太可惜啦!
“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的评选出炉啦!
山西众多美食上榜!
刀削面
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刀削面的调料(俗称“浇头”或“调和”),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场、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都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
泡泡油糕
头脑
“头脑”是太原特有的一种风味小吃,为汤状食品。在一碗汤里放上三大块肥羊肉、一块藕、一条山药。汤里的佐料有黄酒、酒糟和黄芪。品尝时可以感到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特点:益气调元,滋补虚损,活血健胃,富有营养,具有抚寒喘和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的作用。
一窝酥
一窝酥,那是太原近代著名的风味小吃,它是由晋阳饭店特一级面点师胡世年老先生于1958年在龙须面的基础上改进创新、烤制而成,成为筵席中的一道佳点。
米面摊黄
摊黄儿是一种风味独特的烙制食品,又名黄煎,也有人称其为摊馍馍。摊黄儿的原料为小米面、玉米面、糜米面、高粱面、荞面等,也可用小米面、玉米面掺以少许白面的混合面粉。
大同百花烧麦
烧麦是一种以死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面食小吃。明代,作为九边重镇之首的大同,烧麦制作就格外有名。品种花样繁多,计有菜叶烧麦、水晶烧麦、翡翠烧麦、金丝虾烧麦等,但只属凤临阁百花烧麦最为上佳。
柳林碗团
柳林碗团是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的传统面食小吃,在山西榆林、离石、中阳、平遥、保德等地都有,比较正宗的是陕北腕托和柳林腕托。柳林碗团也被称为碗脱或碗秃或碗秃子。“碗团”之名的来源是因为它用小碗蒸,熟后晾凉,可从碗中脱下。在柳林方言中,“团”、“脱”、“秃”,音节相似,故有多名。但人们大多喜欢碗团这个名字,用圆圆的碗蒸出圆圆的碗团,象征团团圆圆。
大同羊杂
山西省大同羊杂即羊下水,是以羊的头、蹄、心、肝、肠、肺、血等原料烹调制成的地方小吃,亦称羊杂烩汤。羊杂烩汤里加山药粉条,煮好后,红白相间,热气腾腾,油而不腻,令人垂延欲滴,是一道暖胃驱寒的保健佳肴。
石头饼
石头饼是流行于山西,陕西地区的一种传统名点,中国传统的烙制食品。石头饼又称石予馍,唐朝时称石鏊饼,明清朝称天然饼。有明显的古代石烹遗风。
黄河人类用火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石烹法的出现,应该说与人类谷、麦等粒食食物的食用有一定的关系。该烹调方法主要利用石块传、散热慢,布热比较均匀的特点,从而达到控制火候的目的。制作时,先将石块烧热,然后将和好的白面或豆面直接放在石上制熟。其口感酥、脆、咸、香。
浑源凉粉
浑源凉粉是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一道特色小吃,是以土豆淀粉、豆腐干、蚕豆为原料制作而成,浑源凉粉是大同凉粉的代表。做好的浑源凉粉清亮、滑嫩、爽口,像猪皮冻似的“筋颤”。拿在手上“滑溜溜”,吃在嘴里“凉丝丝”。风味独特,堪称北岳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