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贺州群山环抱、绿水穿行,这里曾经是潇贺古道上的交通贸易中心,多元的文化千百年间在此交融。贺州,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其美食文化也源远流长。贺州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兼容了广东的甜、湖南的辣和广西的酸,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复合型口味,既有传统的客家风味,又吸收了周边省份菜系的优点,体现了贺州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敬畏和热爱。
1、牛肠酸
牛肠酸是广西贺州的一道出名的特色小吃,它和关东煮有点相似,有海带、藕、丸子、热狗和牛杂这些东西,放在一起煮。牛肠酸的灵魂是它的酱,一般分为咸酱、辣酱、酸辣酱。但这个酱和其他地方的酱料有所不同,基本走出贺州,很难看到正宗的。牛肠酸的辣酱,不是那种红红的辣椒酱,也不是辣椒油,而是用当地的特产米椒碾碎,碾成芝麻糊的那种状态,加入大蒜等其他的秘制配方,放入锅中熬煮就成了牛肠酸的辣酱。咸酱和酸辣酱也差不多是这个概念。做成之后香味四溢,十几米远都能闻到。最受欢迎的莫过于酸辣酱。酸辣酱集酸、辣于一口,又带着一丝丝甘甜,它的酸不是很酸,而是微微酸,味道鲜美,非常可口,开胃!
2、黄田扣肉
贺州扣肉以香芋扣肉为主,香芋扣肉以黄田扣肉最为有名。黄田扣肉与众不同的地方一个是“双扣”,也就是两块没有切断的五花肉将油炸过的芋头包在里面,一般采用的都是五花肉,看起来似乎很肥,但是吃起来清爽不腻,入口即化;另一个不同点是加入了冰糖,扣肉吃起来很甜,可是甜而不腻,口感十分独特,跟家里平时做的芋头扣肉不太一样。黄田扣肉表皮焦红透亮,油光闪闪。五花肉肥中带瘦,与夹在中间的芋头一起入口,中和了五花肉的油汁,满口糯香和五花肉独特的汁香。还是用本地瓷窑生产的土瓷碗蒸制出来的。
3、黄姚豆豉
黄姚豆豉起源于明朝初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时《昭平县志》对豆豉制作流程亦有详细记载:豆豉,以邑东黄姚街出品为最地道。因其炊浸洗豆时俱利用宝珠江水,故制的豆豉透心柔软,无核香甜,物质精良,名驰中外,诚特产也。历经十几代人呕心沥血的研究,选用黄姚镇特有的黑豆、仙井泉水和土著人古老独特的手工艺精制而成,产品颗粒均匀,乌黑发亮,豉香郁馨,隔壁闻香,无任何化学成分,属纯天然调味佳品。
4、钟山油茶
钟山县的瑶族人喝油茶的历史已经有600多年之久,瑶家油茶是一种绿色食品,它对人的身体健康有许多的帮助,尤其是它消食健胃、提神醒脑之功能极为明显。钟山油茶采用茶叶、姜、蒜、小葱、油、盐等原料制作而成。首先将清水泡过的茶叶、姜、蒜放入茶锅,用木棰反复敲打,当锅底的茶叶被敲打得有些焦香时,放入油,倒入些许水,再把水倒满,烧开后加盐、滤渣,一锅热气腾腾,色、香、味俱佳的油茶就做好了。 喝油茶时,一定要配上:炒米、花生、油果、小葱四件套。这些配餐不仅可以增添油茶的口感和香味,这些红绿的点缀,更是诱人。
5、三宝酿
在贺州,有“无酿不成席”的说法,万物皆可酿。贺州三宝酿便是非遗美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贺州三宝酿指的是苦瓜酿、辣椒酿和茄子酿。将猪肉末跟辅菜搭配加葱姜蒜提香、调料调味制成馅儿,辅菜的加入可以增加馅儿的口感和层次,酸辣滋味浸润其中,每一口都是对古老智慧与匠心独运的致敬,集合了贺州三种特色食材的精华,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展示了贺州人民对食物的深刻理解和烹饪的高超技艺。
6、贺州三角包
三角包有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凉皮,一个是肉馅,其中制作肉馅是很简单的,就如同做饺子馅一样。但是如何把肉馅包进凉皮里、不把馅露出来还要包成三角形,这就需要一点技术了。吃法各种各样,无论是蒸还是煎,都特别美味。而且包子馅还可以根据你的爱好来随意组合。做好后的成品晶莹剔透。吃起来的时候不仅肉质鲜嫩。而且外表的皮也很Q弹。
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的美食与地标,定义着一座城市的一方水土的标志物产。“胃”觉,更是我们打开对一座城市认知的开始,贺州饮食文化体现了贺州人“不拘一格,锅纳百菜,食出精品,烩常翻新”的特点,它融合了多民族的特色和地域的差异,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品种,展现出贺州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