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广州暑期,城市综合体成为消费与休闲的核心场景。从珠江畔的文旅地标到商圈里的生活枢纽,这些商业载体以多元业态重构体验逻辑。以下五个已开业综合体,用真实客流与消费数据,展现一站式生活的可能性,为暑期出行提供参考。
广州塔广场
作为广州塔 - 琶洲商圈的核心载体,广州塔广场自 2024 年 12 月开业以来便成为现象级消费地标。其 “文化 + 商业 + 旅游” 的复合模式在 2025 年春节假期交出亮眼成绩单:160 万人次客流与 5000 万元销售额的背后,是中国首店 18 家、广州首店 16 家的品牌矩阵支撑。空中连廊将 433 米高空观景平台与地面商业空间无缝衔接,游客既能在云端俯瞰珠江新城天际线,也能在 B1 层体验非遗广彩工坊的沉浸式手作。值得关注的是,其夜间消费占比达 45%,珠江夜游码头联动的 “夜宴珠江” 主题市集,使这里成为 24 小时活力场。数据显示,日均客流量超 3 万人次,客群中外地游客占比达 62%,印证了其作为城市会客厅的辐射力。
广州 IFC 国金天地
位于珠江新城核心区的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 IFC),其商业部分国金天地以 98.3% 的出租率刷新行业纪录。这里聚集了华南地区 60% 的奢侈品旗舰店,2024 年引入的 LOEWE、DIOR 美妆华南首店带动奢侈品区销售额增长 25%。不同于传统购物中心,国金天地通过 “商务配套 + 艺术展览” 差异化运营,午市白领客群占比达 55%,联合 UCCA 尤伦斯艺术中心打造的 “数字敦煌” 特展,单日吸引超 5000 人次观展。写字楼与商业的联动效应显著,午市餐饮销售额占全天 45%,太二酸菜鱼单店年营收突破 1 亿元。即便在 2024 年写字楼市场承压背景下,其商场客流量仍逆势增长 7.4%,展现出高端消费的韧性。
天河万科广场
地处天河路商圈北部的天河万科广场,以 “全龄友好” 定位精准锁定周边 3 公里内 50 万常住人口。2025 年清明假期日均客流近 20 万人次,同比增长 5%,其中家庭客群占比达 68%。4 楼的漫奈斯潮玩馆整合 VR 电竞、室内攀岩等 12 种娱乐业态,周末亲子体验课预约率超 90%;万达影城 IMAX 厅的上座率常年保持在 85% 以上,成为区域观影首选。值得关注的是,其户外宠物社交场与阅读长廊形成差异化场景,吸引小红书相关笔记超 10 万篇。数据显示,复购率超 60% 的会员体系贡献了 65% 的销售额,印证了社区商业的深度运营价值。
番禺万达广场
作为长隆 - 万博商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番禺万达广场在 2025 年春节假期实现客流量 305.5 万人次、销售额 1.14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3.8% 和 1.6%。这里的 “社区化改造” 成效显著:B1 层升级的生鲜市集引入 30% 本地农特产品,周末市集销售额较平日增长 200%;4 楼儿童成长中心整合早教、体能、艺术等 12 个品类,形成 “教育 + 零售 + 餐饮” 的闭环消费链。值得注意的是,其与长隆旅游度假区的联动营销成效显著,购买长隆门票的游客中,42% 会同步消费广场内的餐饮娱乐项目。日均 2.3 万人次的客流量中,周边居民占比达 78%,凸显其作为区域生活中心的不可替代性。
白云湖金铂天地
作为白云湖数字科技城首个开业的大型综合体,白云湖金铂天地以 “首店收割机” 姿态刷新区域商业标准。2025 年 “五一” 开业首日即创造 20.7 万人次客流与 1283 万元营业额,其中 SUPER 苏铂超市单店贡献 274 万元。其 235 家签约品牌中,28% 为白云区首店,包括黄埔首店 Livehouse、迪卡侬主题旗舰店等。项目创新性地将 2.4 万平方米绿轴广场与商业空间融合,打造出 “公园式商业” 场景,周末亲子露营市集吸引超 500 组家庭参与。数据显示,周边 3 公里 80 万常住人口中,35 岁以下客群占比达 58%,年轻消费力的注入使其成为白云区增长最快的商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