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周期或前或后1.5~2周,称为“月经先后不定期”。又称为“经水先后不定期”“经乱”“月经不调”。青春期初潮后1年内及围绝经期月经先后无定期者,如无其他症状,可不予治疗。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的月经不规则。
【症状】
月经或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2周以内,但行经期正常。观察3个周期或追随2个周期有诊断意义。本病一般经量不多,经期不长,如果出现经量过多,或经期延长者,常发展成为崩漏,应予重视。
【病因】
中医认为主要机制是冲任气血不调,血海蓄溢失常。
病因多为肝郁气滞,肾气虚衰所致,其中又以肝郁为主。
西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失调直接有关。
【辨证用膳】
1.肝郁
(1)证候:经来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黯红或紫红,或有血块,或经行不畅;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时叹息,嗳气食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2)选方
当归猪肉汤
组成:香附12克,当归10克,香橼10克,猪瘦肉100克,生姜6克,大枣3枚。
制法:将全部用料洗净,肉切块,同入锅,加水适量,小火煮1.5~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
用法:服时去渣取汁。
功效:疏肝理气,调经。
金橘粉
组成:金橘1 000克。
制法:秋季金橘成熟时采摘,或由市场购买,拣杂。
除去金橘蒂柄及有斑纹者,洗净,晒干,或用微火焙干,研成细末,瓶装,防潮,备用。
用法:每日2次,每次15克,温开水冲服。
功效:疏肝解郁,调经。
2.肾虚
(1)证候:经行或先或后,量少,色淡黯,质清;或腰骶酸痛,或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
(2)选方
熟地黄鹿汤
组成:熟地黄30克,巴戟天15克,山药15克,鹿肉(可用狗肉代之)150克,陈皮5克,生姜10克,大枣6枚。
制法:将全部用料洗净,鹿肉切块,一同入锅加水和少许黄酒,小火煮1.5~2小时,调味服食即可。
用法:服时去渣取汁。
功效:补肾,调经。
猪肉鳝鱼羹
组成:黄鳝鱼250克,猪肉100克,葱、姜、黄酒、胡椒粉等调味品适量。
制法:将黄鳝宰杀去肠肚,洗净,开水略烫,刮去外皮上的黏物,切成段。再将猪肉剁成末,入锅内加水烧开,去掉浮沫,放入鳝鱼段及葱姜黄酒烧开后改文火煮至鳝鱼酥烂,加醋、胡椒粉,起锅倒入盘内,撒上香菜段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补肾,调经。
1.饮食适宜
月经到来的前几天宜食疏肝,补气,调节情绪的食品,如卷心菜、芹菜、白萝卜、黑木耳等。适量选用乌骨鸡、羊肉、猪、羊肾脏、青虾、对虾、鱼子、蛤士蟆油、海参、淡菜、黑豆、核桃仁等滋补性的食物。
2.饮食禁忌
经期忌食生冷及寒性食物。行经前几日及行经期间少吃酸涩之品。
【预防】
1.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大悲大喜。如果是因为欲望难以实现,工作遭受挫折等原因造成经乱的人,应该尽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心态正常,气血运行通顺,常可不药而愈。
2.避免早婚,早育,多产,密产。克制性生活,以蓄养肾中精气。
3.经期不做剧烈运动,避免受凉。勿冒雨涉水,免使小腹受寒邪侵犯。参加温和性的文体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
4.生活规律,劳逸有度。顺应日出而动,日落而眠的自然节律,当人体生物钟调整好,月经可逐渐恢复正常。
中医治疗本病效果较好,如果失治、误治可能转为崩漏和闭经,治疗起来比较棘手。对于中医辨证属多脏受累,症型兼杂者,更要重视早诊早治。患者如因移居外地等原因,月经周期产生紊乱,不宜急于自疗,可观察一段时间再做论治。中年妇女月经周期自疗,自疗效果不好者,不宜坚持自疗。不能坚持3个月经周期自疗,半途而废者,难以达到预期疗效。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