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紫库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编码器精度检测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编码器精度检测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紫库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7866274 U(45)授权公告日 2018.09.14

(21)申请号 2017218039.7(22)申请日 2017.12.21

(73)专利权人 上海安浦鸣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

地址 201107 上海市闵行区闵北工业区鸣

嘉路168号2号楼228室(72)发明人 张荣 朱方田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25

代理人 应小波(51)Int.Cl.

G01D 18/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实用新型名称

编码器精度检测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码器精度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上支架板、下支架板、圆光栅、传动轴、电机和读头,所述的电机安装于上支架板上,所述的电机的后出轴连接被测编码器,所述的传动轴一端穿过上支架板与电机的前出轴连接,所述的传动轴另一端穿过下支架板后与圆光栅连接,所述的读头安装于下支架板上圆光栅的一侧,所述的电机通过传动轴带动圆光栅旋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等优点。

CN 207866274 UCN 207866274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编码器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上支架板、下支架板、圆光栅、传动轴、电机和读头,所述的电机安装于上支架板上,所述的电机的后出轴连接被测编码器,所述的传动轴一端穿过上支架板与电机的前出轴连接,所述的传动轴另一端穿过下支架板后与圆光栅连接,所述的读头安装于下支架板上圆光栅的一侧,所述的电机通过传动轴带动圆光栅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码器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保证传动轴同心度的轴测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码器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防止传动轴轴向窜动的锁紧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码器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架板与下支架板通过支撑柱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码器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圆光栅水平度的调节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码器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采用止动螺丝与电机连接。

2

CN 207866274 U

说 明 书编码器精度检测装置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码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编码器精度检测装置。背景技术

[0002]由于码盘刻线、装配工艺、光电池特性以及信号处理等生产制造环节都会对编码器最终的位置精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编码器在投入使用前必须对其位置精度进行检验并校正。为了尽量减小在这些环节带来的误差,通常都是利用高精度位置测量装置对被测编码器进行计量,从而得到一组位置误差曲线,将该误差曲线写入编码器中,进行校正。(这个装置是用于检测编码器精度的,没有校正功能。这个步骤是在整个编码器安装工艺全部完成包括校正后,用于检测精度的。因为编码器安装完成之后,虽然会有校正,但是依旧会有偏差,无法保证一定达到要求。此装置就是用于检测是否达到要求。例如:所安装的编码器精度希望达到13位,经过这个装置的检验后,我们可以准确的读出这个编码器实际安装到多少位的精度。)[0003]如图4所示,现有技术采用对拖的方式,用后出轴带编码器的第一电机9通过联轴器10带动第二电机11,在第二电机11的后出轴上安装上被测编码器。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采用这种方式驱动用的第一电机需要采用带有比需要测试的编码器更高精度的编码器。且需要准确的知道此编码器的实际精度,但是市面上的编码器并不会告知准确精度。(2)、连接方式采用了联轴器连接,使得得到的数据不准确。[0004]经过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241016U公开了一种编码器精度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大惯量装置、电磁离合器、驱动电磁离合器工作的伺服电机、用于连接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且伺服电机根据输入输出接口从计算机系统接收的指令运行;待测编码器固定在大惯量装置顶部并通过输入输出接口传送转角数值到计算机系统,大惯量装置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在固定支架上,电磁离合器设置在大惯量装置正下方并与大惯量装置同轴传动连接,输入输出接口分别与待测编码器、伺服电机连接。该实用新型中待测编码器的多次采样可以连续进行而不需要将整个装置静止,因此测量效率极大的提高。但该实用新型中待测编码器还是通过所述联轴器与大惯量装置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得到的数据不够准确,测量精度不高。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编码器精度检测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0007]一种编码器精度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上支架板、下支架板、圆光栅、传动轴、电机和读头,所述的电机安装于上支架板上,所述的电机的后出轴连接被测编码器,所述的传动轴一端穿过上支架板与电机的前出轴连接,所述的传动轴另一端穿过下支架板后与圆光栅连接,所述的读头安装于下支架板上圆光栅的一侧,所述的电机通过传动轴带动圆光栅旋

3

CN 207866274 U

说 明 书

2/3页

转。

[0008]

优选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保证传动轴同心度的轴测座。

[0009]优选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防止传动轴轴向窜动的锁紧螺母。[0010]优选地,所述发热上支架板与下支架板通过支撑柱连接。[0011]优选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圆光栅水平度的调节机构。[0012]优选地,所述的传动轴采用止动螺丝与电机连接。[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0014]1、现方案选用圆光栅,通过对圆光栅的选型,可以明确的知道圆光栅的精度,且此精度远远高于被测电机所带编码器精度。[0015]2、现方案在连接方式上面直接采用止动螺丝连接,没有使用联轴器,保证了被测数据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整体正视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圆光栅局部结构示意图;[0019]图4为现有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0020]其中1为圆光栅,2为轴承座,3为锁紧螺母,4为轴,5为电机,6为读头,7为上支架板,8为下支架板,9为第一电机,10为联轴器,11为第二电机。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编码器精度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上支架板7、下支架板8、圆光栅1、轴承座2、锁紧螺母3、传动轴4、电机5和读头6,所述的上支架板7与下支架板8通过柱子连接,所述的电机5安装于上支架板7上,所述的电机5的后出轴连接被测编码器,所述的传动轴4的一端穿过上支架板7与电机5的前出轴连接,所述的传动轴4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锁紧螺母3、轴承座2和下支架板8与圆光栅1连接,所述的读头6安装于下支架板8上圆光栅1的一侧,所述的读头6的位置能够读取圆光栅1相关数据,所述的电机5通过传动轴4带动圆光栅1旋转。

[0023]如图3所示,将所述的装置倒置后可调节圆光栅1的水平度。所述的圆光栅1的精度需远远高于被测编码器的精度。所述的传动轴采用止动螺丝与电机连接。[0024]本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圆光栅1的运用,来精确地检测编码器的精度。所述的装置中:轴承座2用于保证传动轴4的同心度,锁紧螺母3用于保证传动轴4不会轴向窜动,传动轴4用于连接圆光栅1和电机5,电机5用于带动圆光栅1旋转,在电机5的后出轴安装有被测编码器,读头用来读取圆光栅相关数据,并与被测编码器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实现编码器精度的测量。

4

CN 207866274 U[0025]

说 明 书

3/3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5

CN 207866274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6

CN 207866274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图4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