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语文考完,考生集体膨胀
上午11:30,语文考试结束的铃声一响,考场外的家长还没反应过来,就看到自家孩子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走了出来,脸上写满了“就这?”
学霸版考生:“作文题目是‘科技与人文’,我直接写了篇《从ChatGPT到李白,人类到底在进步还是退步?》,阅卷老师不给我满分都对不起我的脑洞。”
普通考生:“选择题居然没有‘下列哪项错误得最离谱’的选项?这不科学!我准备了一年的玄学答题法居然没用上!”
学渣考生:“谁说文言文难的?《论语》里那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认识!‘说’通‘悦’,老师夸过我一次,我记了三年!”
家长们一边递水一边试探:“考得咋样?” 考生大手一挥:“稳了!下午数学随便考考,一本线而已,问题不大!”——此时,命运的齿轮开始偷偷反转。
第二章:数学考完,考场变大型崩溃现场
下午5:00,数学考试结束,画风突变。
学霸脸色苍白:“最后一道大题,我用了三种解法,结果算出来三个答案,现在很想知道阅卷老师会不会给我‘创意分’……”
普通考生眼神空洞:“选择题前五道我用了半小时,后五道用了五分钟,别问,问就是‘战略性放弃’。”
学渣直接摆烂:“卷子翻面的那一刻,我和监考老师对视了一眼,她眼里的同情让我明白——我不是来考试的,是来凑数的。”
校门口的电话亭(对,居然还有人用电话亭)排起了长队,内容高度统一:
“妈,我可能要复读了。”
“爸,工地还缺人吗?我现在去搬砖还来得及吗?”
“奶奶,您说的‘考不好回家种地’……咱家地还在吧?”
家长们的表情从“望子成龙”秒变“望子成虫”,但还得强撑微笑:“没事儿,明天综合和英语拉回来!”——虽然他们心里已经默默翻开了《高考复读学校招生简章》。
第三章:家长戏精上身,校门口即兴表演
高考第一天,真正的影帝影后是家长。
穿搭篇:
- 妈妈团清一色旗袍(寓意“旗开得胜”),颜色从大红到紫黑,不知道的以为在拍《花样年华》续集。
- 爸爸们则低调中带着玄学,耐克T恤(对勾logo=全对)、紫色内裤(“紫腚能行”东北方言梗),甚至有人穿了印着“满分”的袜子——虽然孩子可能只能考个及格。
行为艺术篇:
- 有家长在考场外烧香拜佛,被保安制止后改成了“心诚则灵式默念”。
- 另一位妈妈拿着向日葵(寓意“一举夺魁”),结果太阳太晒,向日葵蔫了,孩子出来看到后崩溃:“妈,你这‘一举夺萎’啊!”
心理活动篇:
- 听到孩子说“数学难”时,家长表面:“没事!大家都难!” 内心:“房贷要不要提前还?复读学费多少?”
- 看到邻居家孩子笑嘻嘻出来,立刻朋友圈设置“仅自己可见”:“呵呵,简单?我儿子说那是陷阱题!”
第四章:社会围观高考,热搜比考题还精彩
高考第一天,全网都在激情参演:
热搜榜:
- #高考数学 哭#(爆)
- #语文作文 科技与人文#(沸)
- #家长旗袍秀#(笑)
- #某考生因太饿在考场吃饼干被监考老师围观#(社死)
网友评论:
- “数学卷子出题老师是谁?我有个快递想寄给他——一箱刀片。”
- “建议明年语文和数学换一下顺序,让孩子先绝望再希望,人性化考试。”
- “看到考生们崩溃,我摸了摸自己毕业十年的肚腩:幸好我考得早。”
第五章:高考的本质——一场全民参与的“成长仪式”
说到底,高考就像一锅“青春火锅”——有人涮出了学霸的金针菇,有人捞到了学渣的泡面,但最后大家都得咽下去,擦擦嘴说:“真香。”
对考生而言,它是“寒窗苦读”的终点,也是“社会毒打”的起点;
对家长而言,它是“育儿成果”的验收,也是“放手”的必修课;
对社会而言,它是“公平梦想”的象征,也是“内卷段子”的源泉。
所以,今天考完别慌——
数学不会的,明天英语听力可以蒙;
英语听力蒙错的,四年后还能考研;
考研失败的……没事,人生又不是只有考试!
(当然,这话现在别跟家长说,容易挨揍。)
最后,祝所有考生:
蒙的全对,写的全会,
就算不会,也能坦然面对!
毕竟,高考只是人生的一道选择题,而你,才是那个最标准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