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田的注音是:ㄐㄨㄣㄊ一ㄢˊ。
均田的拼音是:jūn tián。结构是:均(左右结构)田(独体结构)。词语解释是: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均田[jūntián]⒈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⒉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网络解释是:均田汉代按照等级赐给臣属一定数量的田地,称为均田。哀帝赐给宠臣董贤田二千顷,王嘉认为是逾制,说:“均田之制从此堕坏。”(《汉书·王嘉传)。综合释义是: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汉书·王嘉传》:“詔书罢菀,而以赐贤二千餘顷,均田之制从此堕坏。”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自公卿以下至於吏民名曰均田,皆有顷数,於品制中令均等。今赐贤二千餘顷,则坏其等制也。”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文献通考·田赋一》:“魏孝文始行均田,然其立法之大概,亦不过因田之在民者而均之。”《文献通考·田赋二》:“孝文太和元年……均田之制,始於此矣。九年,下詔均给天下人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刘泽华等《中国古代史》第十章第五节:“北魏政权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稳定社会秩序,便着手解决土地问题,于公元485年(孝文帝太和九年)颁布了均田令。”耘田。《大戴礼记·夏小正》:“农率均田。率者,循也,均田者,始除田也。言农夫急除田也。”孔广森补注:“均读为耘,故传言除田也。”。7、汉语大词典是:(1).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汉书·王嘉传》:“诏书罢菀,而以赐贤二千馀顷,均田之制从此堕坏。”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自公卿以下至于吏民名曰均田,皆有顷数,于品制中令均等。今赐贤二千馀顷,则坏其等制也。”(2).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文献通考·田赋一》:“魏孝文始行均田,然其立法之大概,亦不过因田之在民者而均之。”《文献通考·田赋二》:“孝文太和元年……均田之制,始于此矣。九年,下诏均给天下人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刘泽华等《中国古代史》第十章第五节:“北魏政权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稳定社会秩序,便着手解决土地问题,于公元485年(孝文帝太和九年)颁布了均田令。”耘田。《大戴礼记·夏小正》:“农率均田。率者,循也,均田者,始除田也。言农夫急除田也。”孔广森补注:“均读为耘,故传言除田也。”。8、其他释义是:1.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2.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
均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均田详细内容】
⒈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引《汉书·王嘉传》:“詔书罢菀,而以赐贤二千餘顷,均田之制从此堕坏。”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自公卿以下至於吏民名曰均田,皆有顷数,於品制中令均等。今赐贤二千餘顷,则坏其等制也。”⒉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引《文献通考·田赋一》:“魏孝文始行均田,然其立法之大概,亦不过因田之在民者而均之。”《文献通考·田赋二》:“孝文太和元年……均田之制,始於此矣。九年,下詔均给天下人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刘泽华等《中国古代史》第十章第五节:“北魏政权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稳定社会秩序,便着手解决土地问题,于公元485年(孝文帝太和九年)颁布了均田令。”⒊耘田。引《大戴礼记·夏小正》:“农率均田。率者,循也,均田者,始除田也。言农夫急除田也。”孔广森补注:“均读为耘,故传言除田也。”
二、网络解释
均田汉代按照等级赐给臣属一定数量的田地,称为均田。哀帝赐给宠臣董贤田二千顷,王嘉认为是逾制,说:“均田之制从此堕坏。”(《汉书·王嘉传)
三、综合释义
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汉书·王嘉传》:“詔书罢菀,而以赐贤二千餘顷,均田之制从此堕坏。”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自公卿以下至於吏民名曰均田,皆有顷数,於品制中令均等。今赐贤二千餘顷,则坏其等制也。”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文献通考·田赋一》:“魏孝文始行均田,然其立法之大概,亦不过因田之在民者而均之。”《文献通考·田赋二》:“孝文太和元年……均田之制,始於此矣。九年,下詔均给天下人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刘泽华等《中国古代史》第十章第五节:“北魏政权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稳定社会秩序,便着手解决土地问题,于公元485年(孝文帝太和九年)颁布了均田令。”耘田。《大戴礼记·夏小正》:“农率均田。率者,循也,均田者,始除田也。言农夫急除田也。”孔广森补注:“均读为耘,故传言除田也。”
四、汉语大词典
(1).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汉书·王嘉传》:“诏书罢菀,而以赐贤二千馀顷,均田之制从此堕坏。”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自公卿以下至于吏民名曰均田,皆有顷数,于品制中令均等。今赐贤二千馀顷,则坏其等制也。”(2).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文献通考·田赋一》:“魏孝文始行均田,然其立法之大概,亦不过因田之在民者而均之。”《文献通考·田赋二》:“孝文太和元年……均田之制,始于此矣。九年,下诏均给天下人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刘泽华等《中国古代史》第十章第五节:“北魏政权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稳定社会秩序,便着手解决土地问题,于公元485年(孝文帝太和九年)颁布了均田令。”耘田。《大戴礼记·夏小正》:“农率均田。率者,循也,均田者,始除田也。言农夫急除田也。”孔广森补注:“均读为耘,故传言除田也。”
五、关于均田的成语
六、关于均田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