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知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樵采的读音

樵采的读音

来源:知库网

樵采的拼音是:qiáo cǎi。

樵采的注音是:ㄑ一ㄠˊㄘㄞˇ。结构是:樵(左右结构)采(上下结构)。词语解释是:亦作'樵采'。打柴。打柴的人。基础解释是:亦作/'樵采/',亦作/'樵采/'。打柴。打柴的人。引证解释是:⒈见“樵采”。亦作“樵採”。⒉打柴。引《战国策·齐策四》:“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晋张协《杂诗》之九:“投耒循岸垂,时闻樵采音。”清袁枚《新齐谐·土窟异兽》:“山崖平坦可步,相率樵採。”⒊打柴的人。引宋林逋《西村晚泊》诗:“田园向野水,樵採语空林。”清陈梦雷《李葆甫传》:“乃募樵採十餘人,夜半缘崖先登。”。7、网络解释是:樵采樵采,即砍柴、刈山草、扫树叶等,堆积储藏起来,以备岁末天寒或来年梅雨季节烧用,否则就有断炊之忧。上山砍柴刈草,山区俗称“讨柴”,平原亦称“上山”,是境内大多数村庄的村民尤其是农家妇女的艰辛劳作之一。8、综合释义是:见“樵采”。亦作“樵採”。打柴。《战国策·齐策四》:“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晋张协《杂诗》之九:“投耒循岸垂,时闻樵采音。”清袁枚《新齐谐·土窟异兽》:“山崖平坦可步,相率樵採。”打柴的人。宋林逋《西村晚泊》诗:“田园向野水,樵採语空林。”清陈梦雷《李葆甫传》:“乃募樵採十餘人,夜半缘崖先登。”樵采[qiáocǎi]采薪。《战国策.齐策四》:「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也作「樵采」。9、国语辞典是:采薪。晋.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七:「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尚书郎以下,皆自出城樵采,多有死于颓墙坏壁之间者。」也作「樵采」。10、辞典修订版是:采薪。《战国策.齐策四》:「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也作「樵采」。1其他释义是:1.亦作'樵采'。2.打柴。3.打柴的人。

樵采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樵采详细内容】

亦作/'樵采/',亦作/'樵采/'。打柴。打柴的人。

二、网络解释

樵采樵采,即砍柴、刈山草、扫树叶等,堆积储藏起来,以备岁末天寒或来年梅雨季节烧用,否则就有断炊之忧。上山砍柴刈草,山区俗称“讨柴”,平原亦称“上山”,是境内大多数村庄的村民尤其是农家妇女的艰辛劳作之一。

三、辞典修订版

采薪。《战国策.齐策四》:「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也作「樵采」。

四、其他释义

1.亦作'樵采'。2.打柴。3.打柴的人。

五、关于樵采的造句

1、外益收敛为自守之状,不许军人以楚界樵采

2、若舍布而东,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则民皆保城,不得樵采

3、建安五年,夏侯氏年十三四岁,在出行樵采的时候,被张飞虏回家做压寨夫人。

4、樵采薪於山之颠,渔垂钓於水之滨。

5、至于樵采之人,出入皆有限数,公私窘急,皆不聊生。

6、人畜密度过大和贫困是造成我国荒漠化的两个根本原因,两者的相互作用引发了不合理的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陡坡垦耕,以及水资源利用不当。

六、关于樵采的诗词

<<《宿山馆·远村樵采皆归舍》>>  <<《负薪·黄昏樵采早回归》>>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樵采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