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广场协议”看中美贸易战|经管

来源:知库网

“美国还是三十多年前的美国,但中国不会是三十多年前的日本”

3 月 22 日,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宣布将对价值 600 亿美元的中国进出口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吹响了中美贸易战的号角。

截止今天,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在此期间,中美两国多次交锋,贸易争端愈演愈烈,双方都又不小的损失,这一点在股市上显现明显。

自开战以来,中国股市全线暴跌,恒指低开3.67%,失守30000点,美国股市同样暴跌,华尔街遭遇了自2016年1月以来表现最糟糕的一周,3大股指全线下跌。

我们都清楚,所谓的“301调查”、“贸易顺差”不过是打压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武器,最核心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中国的崛起引起了美国的注意。

这也不是第一次了,自二战后,美国就稳坐世界第一的龙头交椅,时时防范着第二名的弯道超车。

从贸易制裁到技术制裁,无非就是为了削弱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实力。三十多年前,美国曾经用这一招让日本经济停滞20年。

▎“广场协议”:失落的大和奇迹

二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在工业化、科技化的道路上稳步前景。1956年,日本开始进行产业升级,迅速成为了世界第二经济体。

日本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让“Made in Janpan”的消费型电子产品充斥着全球市场,日本的汽车销售金额随之也超过了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

当时的美国人陷入了极大的恐慌,都觉得日本要超过美国了,甚至认为日本正在击垮美国的经济。

美国的社会学家傅高义当时甚至写了《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来呼吁美国人学习日本,以提升经济竞争力。

日本的发展就直接导致许多美国的汽车厂被迫关门,日本商品大量涌入美国,使两国关系恶化。美国官员开始向日本施压,要求主要有两条:一个是促使日元升值,另一方面是迫使政府采取货币宽松政策。这就是著名的广场协议。

美国的意图非常明显。

一方面,强大的日元会使美国企业进口日本商品时进口的成本增加,以此抑制日本商品流入美国。

另一方面,日本如果在日元强势时导入货币宽松政策,更多的资金就会流入日本市场,刺激其经济成长。

日本民众就会有更多的富余资金,这样美国就可以扩大对日输出,改善美国经济的同时打压日本经济,保证自己龙头老大的位置不受威胁。

一位参与协商的日本官员承认,他们明白美国的意图,但他们别无选择。

因为美方在协商中强调“日本受美国的核武器保护,日本之所以可以安心的发展经济,靠得是美国军方在日美联盟下提供的保障。”

于是在赤裸裸的引诱和威胁下,广场协议正式签订。

在广场协议签订4个月后,日本银行开始实行货币宽松政策。

主要方式是降低贴现率(中央银行贷款给其他金融机构时所实施的利率),政策制定者分别在1月、3月以及4月分别降低贴现率。

当贴现率降低,资金比较容易流入市场。市场资金量增加,就会导致人们手中的钱变多,人们疯狂投资金融产品和房产。

于是在4年间,日本股票增加了3倍,土地价格也在一年内翻了2倍。

此时日本官员已经知道利率不能再降低了,泡沫快到极限了。

于是1986年9月,日本财务大臣和美方会面,表示想停止降低贴现率以保护国家出口业,但美方拒绝了。

理由是美国的贸易赤字没有缩小,并表示如果日本同意继续降低利率,美方同意协助抑制日元升值。

但不幸的是,隔年一月,股市严重震荡,股价开始大幅下降。众多企业破产,日本经济继此进入停滞,这一停滞就是二十年。

▎中国会变成第二个日本吗?

美方之所以会发动对中贸易战,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当一个国家逐渐强大,必然会触及前一名的利益,进而打压也就随之而来了。日本是如此,中国也是如此。

第二:在今年7月,特朗普将会进行中期选举,其参议院里面共和党对民主党的比率是51:49,非常危险,所以他必须把人民的支持率搞上去。

如果中期选举失败,失去了对参议院的控制,他可能会变成一个“架空的总统”,失去实权。

从贸易战方式来讲,和三十年前一样,美国仍然鼓吹“贸易顺差”、“贸易平等”,过去制裁日本东芝,现在制裁中国中兴,手段方法都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但美国是三十年前的美国,中国却不会是三十年前的日本。

首先,在安全领域,德国、日本、韩国基本就是美国的小弟,这也是美国当时促使日本必须签署广场协议的最大原因。

其次,日本当时的国内需求是不够的,主要是靠出口,也就是说它对外贸的依赖太大。但是中国外贸依赖会小很多,中国外贸大概占中国GDP的20%左右,如果去除加工外贸,大概只占在12%-15%。

最后,中国的产业结构和日本有所不同。中国工业种类很大并且很全,是全世界全世界唯一一个第二产业下所有子类都有的国家,能够为一切工业进行配套。

所以总得来说,相比日本,中国确实有更多的优势。

我们有一定的底气,所以我们敢应战。

但是贸易战,从来都是双输的,无非就是比谁耗得更久。

理性爱国,中美经济和高新技术的一些差异确实存在。贸易战如果继续蔓延变成更深层次的技术战和金融战,遭受更大损失的必然是中国。

昨日官媒报道,美国与中国将于近期就贸易摩擦问题启动正式谈判。

美国总统特朗普24日宣布将派遣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和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访问北京。

若是能有个合理的结果,自然是更好的。

我们不怕一战,但也不想去浪费无需浪费的资源,韬光养晦、合作共赢才是中国理念的核心。

潜心修炼五百年。

待吾归来,棍扫天宫,还我乾坤。

请关注我的公众号:有趣的灵魂会发光。我会不定期的更新产品、经济、管理以及互联网相关的原创文章,有趣又有用~欢迎扫码关注:

部分已更文章链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