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流浪的“流浪狗”
文/石岩磊
石岩磊/不再流浪的“流浪狗”离我家不到2千米有个漂亮的街心公园,一条塑胶跑道环绕在它的四周,便成了我和爱人散步的好去处。虽然公园不算大,可里面寄居着许多流浪狗,我们经常看到三五成群的狗悠闲地躺在草坪上酣然入睡,或是撒着欢地追逐嬉闹,而它们对来来往往的人流熟视无睹,俨然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园。
我大致数了数,好像有十来条狗,有白的、黑的、黄的,更多的是花色的,它们高矮胖瘦都各不相同,品种也是五花八门,它们的来历大概更是千差万别吧,或许是因为主人不喜欢了,或许是由于狗主没有能力继续饲养,也可能是源于家人的反对吧。我顿觉它们好可怜,像是一群浪迹街头的弃儿,温暖舒适的家对它们来说已是过往。
趴在草地上小睡时,狗狗们一定会进入梦乡,梦见原来的主人递过来一块带肉的骨头,或是一盆拌了鸡汤的米饭,或是一根好玩的磨牙棒,也会梦见女主一顿无缘无故劈头盖脸的呵斥,男主挨了领导的批回来拿它们撒气,更有小主没轻没重随意的瞎折腾。而它们现在自由了,不用再为吃食摇尾乞怜,不用再为讨主人欢心而低眉顺眼,得与失似乎扯平了,剩下的便只有坦然与逍遥。
“流浪”是指生活没有着落,到处转移,随地谋生。这群狗显然不符合定义要求,它们已有安定的栖息地,无需四处漂泊,周围的垃圾桶就是它们分类觅食的餐桌,无需为填饱肚子发愁,自在的生活看似比大鱼大肉要惬意,更能令“狗”心旷神怡。在狗眼中,我们这些整日为口腹之享、权力之惑、名誉之诱而摧眉折腰的人群,是不是更加悲催不幸呢?
齐秦在《橄榄树》中唱到:“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是啊,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在为着远方而流浪,简历投出后的彷徨无措,晋升职务前的惶恐不安,合同谈判中的紧张焦灼,感情危机里的愤懑憋屈,无时无刻不在抽打着我们脆弱的心脏,闭上眼睛就会梦想着能摆脱所有的苦恼与忧愁,可以无拘无束地奔跑,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
然而,我们睁开眼面对的又是绕不开的现实,不拼搏无以立业,不争取何以成家?竞争和压力如千斤重担般逼迫着我们不敢懈怠,可我们也在急促的喘息声中感受到血脉贲张带来的真切感,在跌宕起伏间感知到生命的韵律。流浪似乎只是释放肩头重负时的梦呓,使疲惫的心灵得以舒缓的幻觉罢了,举步维艰也要迈腿向前才是通向远方的坦途。
望着或坐或卧或奔跑着的狗群,我心里渐趋平静,它们或许正乐享这里的安逸与随性,哪有功夫窥探人类的心理感触,我们又何必杞人忧天地为它们操心劳神呢?流浪狗不再流浪,是因为它们寻到了属于自己的乐土,而我们还是要去流浪,因为小鸟、小溪和草原都在远方,仿佛梦境般召唤着我们去远行。
2019.9.16
石岩磊/不再流浪的“流浪狗” 石岩磊/不再流浪的“流浪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