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李小仙儿的童年(二)

来源:知库网

每年七月最高兴的事情是,李小仙儿放假了,每年七月最不高兴的事情是,李小仙儿的爸爸妈妈不放假。

这不,高兴的事情和不高兴的事情就一起来了。

刚刚过去的某一天,妈妈正在忙乎着工作大事儿。忽然,小仙儿的电话就来了,在安静地培训教室,妈妈只有一个动作,挂电话。小仙儿的执着是出了名儿的,接着,第二个电话又打来了,妈妈只能进行第二个动作,挂电话,第三个电话来了,妈妈使出最后招数,关掉时机。课间休息的时候,妈妈一开机,嘟嘟嘟一串信息都来了。

“妈妈,请回电话”

“妈妈,请速给家里回电话”

“妈妈,你在干嘛,速回电话”

“速给家里回电话”

不过,在小仙儿的训练下,妈妈也成长了。以往碰到这样的事情,妈妈只有一个心情——焦虑。

经过妈妈的不懈努力和认真学习,这一次妈妈通过遥控指挥,化干戈为玉帛,不但成功克服了自身的焦虑,还成功地转化了小仙儿的坏情绪。必须要载入家庭史册。以下为经典信息对白。

“宝贝,妈妈刚在在培训,没有接到电话”

“——” (小仙儿没有回应)

“小仙儿同学现在的心情是?”(亲子沟通技术:启发式提问)

“不高兴!”

“哦,不高兴” (亲子沟通技术:重复孩子的语言)

“对”

“是”(亲子沟通技术:重复孩子的语言)

“什么意思”

“宝贝现在的心情有没有好一些?”

“好些了”

”妈妈要谢谢宝贝支持妈妈的工作,马上要过生日了,小同学有什么愿望吗?”(亲子沟通技术:表达感谢,转移话题”)

“不告诉你” (其实是她有可能不知道怎么告诉妈妈或者还没有想要什么愿望)

“嗯,好的,等你想好告诉妈妈时候再告诉妈妈,妈妈随时准备好耳朵。”(尊重孩子的决定,告诉她你对她的开放)

“妈妈,我不知道许什么愿望”(哈哈,猜对了)

“妈妈有时候也不知道许什么愿望”(同理心,认同孩子的感受,谁都可能不知道,不知道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妈妈有个办法,拿张纸,写写画画愿望就想到了”(给孩子提供可能的办法之一)

“妈妈,是真的吗?”

“对呀,有一年妈妈的愿望是带宝贝乘坐飞机,然后,第二年就实现了”

“妈妈,我去玩了,再见”

然后,小仙儿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没有打扰妈妈的培训,妈妈培训完电话核实了一下,小仙儿自己写愿望去了。

祝贺小仙儿同学和小仙儿同学的妈妈用了一次练习高质量沟通的机会,原来,情绪是可以转化的,比如,小仙儿的不高兴可以转化为高兴,小仙儿妈的情绪可以由焦虑转化为不焦虑。还捎带了高质量的引领,小仙儿同学开始了绘制自己新的一岁美好愿望的里程。

启发式提问,同理心,尊重,提供可能,棒极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