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魔刹啸天雲梦泽(39)

来源:知库网

文//春草萍踪著

原创作品,盗版必究

魔刹啸天雲梦泽(39)

第三十九回:群雄会聚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盛况空前。

今天的稷下到处是一色的中国红,街头巷尾是一派喜庆之色。枝头杆头大红的灯笼挂满了一个数十万人口的小城市,宫灯五彩耀星云,彩带飘曵舞齐鲁。人欢山笑春花艳,马腾凤鸣歌盛世。

稷下学宫的广场前,是马龙车水,人流不息。五马车是齐王恒公,三马车是田忌、赫鲁、魏不败、殷吾圣等数十位文臣武将。

二马車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孟子与荀子,道家学派的庄子,墨家代表墨翟,法家有韩非子、李斯、管仲、子产,名家代表邓析、惠施、公孙志与桓团,阴阳家邹衍等,当然王诩也在其中。

其外还有一批来自各诸候國的有志青年他们是:

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吕不韦、白起、李牧、王翦、徐福、毛遂、范蠡、甘茂、乐毅、魏昂、茅蒙、要离、范睢、猗顿、田穰苴、蔡泽、邹忌、郦食其、司马错、蒯通、黄石、公孙衍、魏僚、曹刿、荀砾、魏章、西门豹、魏成、王龁、文种、田骈、白圭、计然、吕耕、任座、李冰、赵奢、田单、李悝、匡章、陈轸、许行、石申、甘德、剧率、郭纵等等一共是大大小小来了八百多位。

这刻的稷下学宫,宽大的四扇扇形大门的迎面,有李斯亲书的大篆金文 ,四排金光闪闪的竖联:

广结天下八方大家才子,

汇集宇内四面俊杰英雄。

敬挚千古文明图谋救世,

恭迎春秋英豪共商国是。

腥红色的藏织锦,铺满广场的每个角落。五彩星旗是迎风飒飒,红彤彤的硕大红灯笼在门庭的上方高高悬起。

五色彩带是绾成一个个牡丹花结,一人多高的中国结在灯笼的间隙间布局着,广场的四周高大的针叶松柏、桧紫、广玉兰是一排排整整齐齐地矗立在那里。

低矮的石楠、冬青、崖松、地柏是布局得各具大气的造型,广场正中间有四个梅花造型的花圃,五色鲜花是重重叠叠,错落有致地密布其间。

最上方有个高达丈八的青铜大鼎,大鼎中香火正炽。一座文曲星铜质雕塑立于大鼎之上。因为是师尊孟子大驾,齐王恒公今天是一色盛装与左右大臣数十位,立于那宽大的大门前方正中之位。抱拳向各位来宾们微笑施礼。

大典盛况1 大典盛况2

一群群盛装的青年男女在广场上是载歌载歌,广场上的四面一人来高的礼乐战鼓,每面都有两位粗实的大汉,使劲地擂着山响。诸子百家的标志性狼牙边大纛在迎风招展。

八百余位名流大儒们正行着九宾之礼: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礼节,原是周朝天子专门用来接待天下诸侯的重典。

周朝有八百个诸侯国,周天子按其亲疏,分别赐给各诸侯王不同的爵位,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各诸侯国内的官职又分为三等:卿、大夫、士,诸侯国国君则自称为“孤”。这“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合起来称为“九仪”或称“九宾”。

周天子朝会“九宾”时所用的礼节,就叫“九宾之礼”。“九宾之礼”是很隆重的:先是从殿内向外依次排列九位礼仪官员,迎接宾客时则高声呼唤,上下相传,声势威严。

按古礼,“九宾之礼”只有周天子才能用,但到了战国时代,周朝衰微,诸侯称霸,“九宾之礼”也为诸侯所用,演变为诸侯国接见外来使节的一种最高外交礼节了。今天天下名士集结齐王一高兴,便用起了这“九宾之礼。”

礼毕,由齐王组织的唱诗班的歌舞开始,管弦丝竹之乐源于黄帝始,经过五帝的各代发展是逐步完善,特别是到文、武二帝时,西周还铸了青铜扁钟数架之多,扁钟分上下八层,每层为一调,古时所谓的八音合便指如是。它音质清脆,音调宽广。豪华大气是皇家庆典之必备。

一曲《流水觞》,在诺大的广场如天籁一般响彻云霄,高雅气派。迅即那嘹亮的歌声从四面响起:

菀彼桑柔,其下候旬,捋采其刘,瘼此下民。不珍心忧,仓兄填兮。倬彼昊天,宁不我矝?

四牡骙骙,施旐有翩。乱生不夷,靡国不泯。

民靡有黎,具祸以烬。於乎有哀!国步斯频!

国步蔑资,天不我将。靡所止疑,云徂何往?

君子实维。秉心无竞。谁生厉阶,至今为梗?

……

敬香活动开始。

齐恒公手下的数十位文武大臣,以田忌为首首先向大香炉中奉献了香烛,来祭拜西周诸天子及文曲星。接着便从士中的“子”字辈开始由孔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荀子、列子、王诩道开始进香。最后八百诸子进香祭奠完毕。

由于人多齐王的广场议式便搞了二个多小时,最后各名流大家们在齐王的服务人员的引领之下,大家有序地进入了那稷下学宫的大堂之内。

稷下学宫的内置恰似七、八十年代的老式电影院一样,大厅的前面是一个宽大的讲台,讲台的地面是高于大厅地面4~5尺那么高,讲台上有一个长丈余、宽3尺、高4尺的实木紫柏面大讲桌,讲桌上放着考究的红陶瓷杯等,像这样的杯子有十数只之多。讲桌上铺着华丽的织锦与瑰丽的湘绣,当然更是离不开那鲜花摆设,不过今天的主色调换成翠柏苍松。

那天然岩柏为基座上,玉籫小而香郁,杜鹃热情似火,水仙清墨谈雅,兰花芬芳旎漪。两端有两株巨大的鲜红似血的珊瑚。正吐着清冽的光辉,……

庄子、孔子等十几位在高台相坐。其他一应人马就坐高台之下的大厅之中。

孔子是继恒公发言后的第二位。孔子名丘,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是中國历史上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与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体系以“仁”为中心,提倡“礼乐”、“仁义”与“中恕”,即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有: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以及乐正氏之儒,历史上称叫儒家八派。

孔子那些主张,其旨在维护统治者统治秩序,因此是大受齐王恒公的赞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