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判断是一种快乐,隐隐预见是一种快乐。如果不能歆享这两种快乐,知识便是愁苦。然而只宜轻轻,隐隐,逾度就滑于武断流于偏见。
——木心《即兴判断》
01
刘慈欣的《三体》中有一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至今让我印象深刻。书中人类的傲慢随处可见:三体游戏里,汪淼第一次揭示三体世界的基本规律时,格里高利教皇等人所表现出来的傲慢,第二次带来三体运动规律时,大钟摆下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傲慢,都间接导致了拯救派的灭亡。叶文洁在按下发射按钮时,又何尝不是一种审判者的傲慢,三体人最后告诉地球人“你们是虫子”时也是何其傲慢的态度,后来都追悔莫及。
傲慢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也属于无知,因此我想把这句话更改为“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无知的傲慢才是”。这话说得也许有点过火,可在现实中,你以为真没有这样的事吗?前几天,一个出版社的编辑跟我聊天,谈到了现在一些原创作者很傲慢的问题,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以前她遇到过一个写手,为人非常狂妄,自称“当代鲁迅”。他的文章的确犀利,也算有见地,不过能不能称之为“当代鲁迅”不好妄作判断。看过他文章的编辑也许很多会想帮他出书,和我聊天的这个出版社编辑就曾为他出过策划案,可对方嫌弃杂志社不够有名在合作条件上非常苛刻,双方僵持不下,但这都不是让关系最后崩裂的关键,编辑非常恼火并彻底放弃与他合作的念头的是当她耐心地向这个写手列举近年来杂志社出版的多本畅销书籍时,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他说了类似这样的话:现在的畅销书,多数都是垃圾,他都懒得看上一眼。据她所知,那个写手至今也没有谈成过一本书,听说过得也不是很好,蜗在北京一个地下室好几年了。
编辑对此还挺感慨的,因为原本以那个写手的才华应该是可以让他过上物质很丰裕的生活的,至少不会像如今这般潦倒。可现实就是这样,一个人会因为自大傲慢而失去许多可以改变他命运的机会,甚至成为他生存的障碍。
你哪来的优越感?02
说到写作者的傲慢,我还想再多提几句。
我是去年9月底开始做原创公众号的,因为颜辞定位混乱文风飘忽不定,也没有做任何除公众号以外的平台推广,所以我一直都是个没什么粉丝阅读量很低的小号。
后来经朋友介绍加入到几个公众号互推群,遇到一些公号作者邀我互推,会问我:“是原创公众号吗?”我不是新媒体业内人士,对原创和转载公众号也没什么概念,所以就多嘴问了一句:“是啊,不是原创公众号就不行吗?”。其中一个人不屑地说:“不费吹灰之力就转载转载别人文章的号,是个原创号就会看不上吧,毕竟我觉得原创才会有真正的底气和风骨。所以我们的互推都不带转载号的。”
每个人也许都觉得自己的辛苦比起其他人来说要更甚,就像有些原创作者写文章耗时耗脑很辛苦,所以就认为转载号将原创作者的现成果实拿过来排排版的工作太简单,是偏见造成了优越感,而这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又形成了无知的傲慢。
谁都并不比谁更有风骨,不管大号小号,不管转载号还是原创号,只要是认真对待这个平台的幕后工作者,都值得被尊敬。现在的我对这个问题有更深的体会。如果不是有这些转载大号的编辑能看中我的文章,屡屡让颜辞的名字登上他们的平台,也许我的文章是不会有这么多次10w+阅读量机会的。
其实不过是选择不同,你提供了你原创的文章给转载号,原创号有了更多露脸的机会,转载号也有了源源不断优质的内容给粉丝看,大家不是对立方,是互惠的关系,实在没有必要瞧不上对方。你不会真以为他们这些转载大号没有原创能力吧?那你确实是太天真了。
你哪来的优越感?03
傲慢者可能是高估自己能力又低估别人付出的未得利益者,比如上面说到的还没牛掰起来的原创作者,也有可能是看起来懂很多实际却忽视自己眼界有局限性的既得利益者,比如曾经批判过毛坦厂中学教育的名校学生们。
毛坦厂中学不过是安徽省六安市底下的一所镇中学,却因为“高考工厂”“炼狱”等称号而闻名全国。我表舅家的女儿从小到大成绩都很优异,多才多艺,大学上的是港大,而后又去了美国,是大多数人眼中的天之骄女。今年高考刚过,她回来度假,赶上批判毛坦厂中学的浪潮。看完关于毛坦厂的新闻后,她和我闲聊:“搞不懂为什么还有家长要把孩子送到毛坦厂这种摧残人性的学校去读书,那些学生也是,都拼成那样了,耗干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财力,考上名校的也没几个,真不如读个普通学校好。”
我在知乎上也看到过安徽省六安市的一名中学学生评价毛坦厂中学LOW,毛坦厂中学的学生读书都读傻了,他们学校的老师都看不上毛坦厂中学出来的学生。我在想如果那些学生不进入毛坦厂中学读书,就能避免天性被毁灭,精神被奴役,他们的前途就一定会一片大好光明了吗?未必啊,也许在城乡二元对立,农村不断被吸血和吞噬的语境下,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村青年,他们更容易出现在快手用自虐来求关注的视频里,在大别山封闭又绝望的深处,或是在富士康夜以继日的流水作业线上……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说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禀有的条件。“我花了18年时间才能和你一起在这里坐着喝咖啡”这句话也让我们知道了,毛坦厂中学的孩子以及千千万万底层出身的人奋斗的终点,也许只是你天生就具备的起点。我看了一篇毛坦厂中学毕业的学生写的文章,开篇的第一句就让人心碎:“在北京你有无数条线路通往五道口,在毛坦厂我只有一条狭小的小路走出大别山。”
嘲讽很容易,傲慢也总是滋生,我们也许不是不懂例如毛坦厂中学怪相背后的根源,只是我们高高在上的选择用一种猎奇的眼光在看待底层人民的挣扎,还要以“不怪制度怪个人”的方式“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种傲慢冷漠的态度,比毛坦厂中学怪相本身更令人心寒,这些底层出来的人们用多少年的奋斗,却只换来了你傲慢地为其贴上的一个标签。
我能说这也是另一种无知吗?
你哪来的优越感?04
一个人懂得再多,也会有自己认知的死角,我们每个人都不例外,甚至会不知道在某个领域的从业者看来就是平常如东北大米要煮熟才能吃一样的常识,因此我一直以为无知并没有什么问题,关键的问题在于无知的傲慢,一种对不了解的领域和群体还缺乏敬畏之心的态度。那些在别人科普的时候一脸“哦就你懂你好了不起”的人,那些明明不知道事情的全部真相,匆匆用自己浅薄的认知和经验意淫出许多带有偏见结论的人,才让人无语和反感吧。
我妈妈文化层次不高,但从没有随便把“××食物的惊人内幕竟然是这样”转发出来,她会转发给我,并问我一句“你读的书多些,这上面说得对不对”。能做到这样的人,即使是无知,也不会让人不快吧。
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先生有曰:“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西方宗教也把傲慢放在了七罪之首,在圣经《箴言》当中,所罗门说:“坏败之先,人心骄傲。尊荣以前,必有谦卑。”可见,中西方都把傲慢视作一种大恶,因为其他不良的情绪比较容易让自己察觉,骄傲自负的人却未必觉得自己骄傲自负。
所以不妨多放下些傲慢,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别放弃思考,尝试理解异见,别妄下判断,也许这个世界就能多一份理解,少一些偏见。
对于傲慢者自己而言,强烈的优越感也许不会致命,但偏激与偏见是会限制我们的思维边界以及人生格局的,我认为这可能是成为更优秀的人最大的障碍之一。
以上,共勉。
如果你觉得本文不错,欢迎你点喜欢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