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孩子的需求

来源:知库网

2019年7月2日  周二  晴

下午土豆从幼儿园出来后,和小伙伴们又在附近玩了一会儿泥沙。

临走时,手里又拽了一把潮湿的沙子,边走边捏,想捏成一个团儿,不过看起来难度挺大,弄的呲牙咧嘴的。

到上车时终于捏成了一个团儿,不过还是有些不满意,可能是觉得不够紧实,车开起来后,仍然努力的捏弄着。

一会儿,我听到后面响起了哭腔,“怎么捏不上了?为什么要散啊?”

我问,“怎么了?捏散了?”

哭腔已经变成了嚎声,“为什么要散啊?”

我说,“那是沙子嘛,又不是泥。当然会散了”

人家哭声却越来越大。

我没再言语。

待哭了一小会儿后,我说,“你是想把它捏紧一些,是吧?”

“嗯”,仍然是哭声。

我说,“可是它却散了,所以你觉得很难过,是吧?”

“嗯”,哭声小了许多。

我又说,“对啊,它为什么要散开呢?我也觉得要是不散开就好了”

“嗯”,哭声已经止住了。

这时,正好要上一座立交桥。我说,“快看,我们准备上桥喽。那天我们都过了桥,你还问我上没上桥,是吧?”

于是我们聊起了那天的事,土豆此时俨然已忘记了沙子,情绪雨过天晴,像啥也没发生一样。

原来,在他难过的嚎啕时,只是和他一起回味了一下他当时的感受,就让他很快的平复了情绪。

其实孩子有时候要求的并不高,只是需要大人理解他、与他共情,就这么简单。当然,这需要大人保持平和的心态,即便孩子发飙了,也要保持平和,不能让自己走入情绪的漩涡。

如果在孩子闹情绪时,还使劲的给他讲什么道理,那只能是南辕北辙。孩子听不进去,大人也累,而大人的心态又进一步激化了孩子的情绪,到后面是鸡飞狗跳,难以收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