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远离,才算旅行么?
有很多熟悉的地方,其实并不能给你安全感;
而有些陌生的地方,反而更有归属感。
我们来人间一趟,注定要为了想去的地方奔波,从子宫到人世,从这里到那里,一路走一路被辜负,一路走一路在找寻。
我们想要到达的其实并不是远方,而是一种入世与出世的佛理真谛,我们的每一场远行其实都是为了参透参禅的三重境界。
所谓的远方,到底有多远?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涉世之初,每一双懵懂的眼睛都透露着对万事万物的新鲜好奇,世间之物皆因纯真的心还原成本原,我们固执的相信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相信山就是山,水就是水。
我们相信发生在周围的一切都有它不得不这么发生的理由,相信命中注定的说法,相信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我们遵循世界的规则,并对此深信不疑,像尊师重道的少年奋力拥护老师的传道,我们拥护着各种不成文的规矩像信徒拥护他们心中的信仰。
直到有一天我们感到厌烦,无趣,开始学会挣扎,懂得质疑,想要离开这一成不变的环境,去看看不一样的世界,而"远方",成了逃离的代名词,人们开始领悟第二重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红尘万丈中,涉世未深的少男少女们开始在纷繁杂翳中寻求初心,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一不小心就在现实中迷失了自己,一切如雾里看花,伴随着茫然,未知,恐惧,彷徨,挣扎与痛苦。
我们开始安静下来,思考潜规则环境下所谓的功成名就;我们开始躁动,想要脱离所处的表象,逃离这功利的世界。
我们开始想要去别的地方看看。
想要住进布达拉宫,去当雪域最大的王;想要流浪在拉萨街头,去当最美的情郎;想要坐在洱海边,去看看是不是有一场爱情在等待着自己;想要奔腾在草原上,去畅饮一碗马奶酒;想要信步在江南小镇里,去偶遇一位逢着愁怨的姑娘…
我们开始懂得用心去体会这个世界,挖掘一切表象内隐藏的真相,不再轻信肉眼所见,当我们再次看着山和水,我们的内心会延伸出另一种感受,仿佛进入了不一样的新境界。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我们不过是一颗渺小得不能再渺小的草芥,飘忽在苍茫天地间。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又几人能堪破红尘,超然物外,返璞归真?
若不是经历过孤身奋斗时的举杯投筑不能食,若不是感慨过前路无知己的落寞,若不是放下过可待成追忆的感情,若不是产生过近乡情更怯的感悟,何来顿悟人生的资本?
当把人生中的迷茫困顿都经历过,便不会再再迷惘,不会不安于现状,不会想要逃离,不会总想着"远方"。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远方",这不是一个可以用脚步丈量的地标,无法成为你人生的里程碑。
我们从一出生,就把初心留在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只有我们不安的灵魂和困顿的肉体一直在漂浮,我们要用我们的一生,去完成一场关于个"远方"的约定。
而真正的远方,在心里,在一粥一饭,在日出日落中。
你终究会在某一场肉体的远行中找到灵魂的归宿,也许是在三月烟雨飘摇的江南,也许是在七月热浪滚滚的大海边,你突然决定启程,决定回到最初的那座山,去看那熟悉的水,为一颗初心洗尽铅华。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你所谓的远方,其实并不远。
真正的远方就在你的心里,你不必非要走到天涯海角去。
这一场关于远方的约定,是一场关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