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少年的你》票房大爆,演员演技炸裂:它可不止在讲校园欺凌

来源:知库网

文|猫小姐

电影散场,怀着阴郁的心情走出影院,久久难以平复。易烊千玺演得真好,周冬雨演得真好,曾国祥导得真好。一部《少年的你》骗了我们多少眼泪,让我们沉浸在一场悲剧里,无奈,痛惜,沉思。

如果说《悲伤逆流成河》表达的是反对欺凌,《少年的你》则更深一步,探讨的是校园欺凌背后的复杂因素。这并不是简单一句“反霸凌”口号能够解决的,而具体怎么做,这大概是导演留给我们思考的吧。

《少年的你》票房大爆,演员演技炸裂:它可不止在讲校园欺凌

电影讲述的是好学生陈念(周冬雨饰)因为帮被欺负自杀的同学盖衣服,被警察询问,沦为欺凌的对象。期间陈念在路边救了被打的混混小北(易烊千玺饰),作为报答小北答应保护陈念,两个备受伤害的青年在阴沟里相互陪伴,扶持。一日小北去网吧,被当成强奸嫌疑人带去警局,陈念失去保护被同学欺负,凌辱,最后错手杀了人。

一场霸凌,一场悲剧,有人失去生命,有人赔掉未来,没有谁是赢家。看完电影发现,每个青年都是可怜人,他们变成这般模样,都有家庭因素在,然而家庭的教育缺失,正是如今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影片借着黄觉的口,说出了这个复杂的问题,他说,校园霸凌是很复杂的问题,找学校,学校推脱找老师,老师又让找家长,最后找到家长,人家说,他在外打工,一年才回家一次,根本管不了小孩。

家长为了赚钱背井离乡,孩子因为疏于管教而做坏事,最后一个不教之错造成几个家庭的悲剧。

《少年的你》票房大爆,演员演技炸裂:它可不止在讲校园欺凌

一切因果由缘,有因必有果

电影里的每个学生都有原生问题,陈念是,小北是,魏莱是,就连那两个打人的跟班也是。

陈念的妈妈倒卖劣质面膜,家里常常被陌生人追债。所以陈念从小学会了忍耐,遇事躲避,也学会自立更生,不给妈妈添麻烦,她的目标就是考上好大学,过上光明的生活。

警察询问同学的死因时,她明知道是被人欺凌,因为怕惹麻烦而三缄其口。几次被魏莱等人欺负也是选择忍让,是小北的出现让她学会了反抗。

《少年的你》票房大爆,演员演技炸裂:它可不止在讲校园欺凌

小北,从小就是事实孤儿,爸爸抛下他们走了,妈妈带着他艰难的生活。后来妈妈跟了一个男人,那男的嫌弃他这个拖油瓶,也抛弃了他们。妈妈把气都撒在他身上,给他买了肉包子,却边哭边打他,最后妈妈也走了。

他小小年纪失去家庭,啥都不会只能做混混。没人关心他,也没人让他读书,在残酷的生活中,他学会了打架,用拳头下活下来。遇到被人欺负的陈念,他说,被打没关系,重要的是他会再打回去。

《少年的你》票房大爆,演员演技炸裂:它可不止在讲校园欺凌

魏莱家境优渥,长相甜美,典型的精英子女,却因为父母的骄纵,让她在外为所欲为。当知道同学因为魏莱的欺凌而自杀,她妈的反应是,对方心理素质差。她的父亲则因为她考试不好,一年没和她说话。

在家庭的潜移默化下,她的价值观畸形,冷血无情,骄傲霸道,眼里只有利益,没有人情。所以她欺负完一个又一个,手段越来越恶劣,没有半点羞愧懊悔。

《少年的你》票房大爆,演员演技炸裂:它可不止在讲校园欺凌

还有两个跟班,一个父亲在家总是打她,于是她在外面也用暴力对待别人。另一个则是害怕被欺负,在魏莱身后充当她的打手。

正如李银河老师的影评写的,这些学生会成长成那样的人,做那样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

每个人都不是天生的恶魔,他们是在成长中变成恶魔的,当中父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他们却放任自己的失职,致使子女去伤害别人。

《一个母亲的复仇》有一句台词,我教了我的女儿二十多年,让她知道怎么保护自己,而你却连一秒都没教过你的儿子,不要伤害他人。

这句话大概也说出了许多被欺凌人的心声,父母的失教,教出了坏孩子,结果却要他们来承担,何其的不公。

《少年的你》票房大爆,演员演技炸裂:它可不止在讲校园欺凌

施害者云淡风轻,受害者一世阴影

如果没有陈念失手那一推,魏莱应该会考个不错的学校,过上美好的大学生活,之后会有一份体面的工作,遇上一个门当户对的人,从此过上结婚生子的幸福生活。

未来她不会记得高中被她霸凌自杀的胡小蝶,也不会记得自己是如何欺负陈念的。

她的脑海中只会留下美好的回忆,因为对施暴者来说,打别人只是学生时期的恶作剧,无关痛痒的小事,但对于受害者,那是一生的阴影。

《和陌生人说话》有一集采访校园暴力的受害者王晶晶,她讲述了自己长达十年被欺凌的事情,还将其中一名霸凌者送进监狱。事情一经曝光,在网上迅速发酵,当年的一些参与者纷纷发去道歉。

其中一个人写了篇所谓的道歉文,先是不痛不痒的道个歉,表示她当时只是打了一巴掌,没有做其他过分的事情。而写这篇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她把网上的帖子删掉。

《少年的你》票房大爆,演员演技炸裂:它可不止在讲校园欺凌

可见这些施暴者根本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对别人能造成多大的伤害,他们依旧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毫无罪恶感,甚至觉得对方小气矫情。相反的受害者在他们的欺凌下,多数都会抑郁成疾,自卑自闭,敏感而脆弱,严重的会走向自杀的道路。

2018年1月18日,广西北海合浦县某中学初一三班的女生陈琪琪,从学校的综合楼上跳下,逝去生命。

跳楼前,她曾多次遭受到同学的欺凌,被多名同学堵在校门口。翻开她的课本,上面写满了“你替她们背黑锅,被她们侮辱,被打,被骂。”等字眼。

这个年纪轻轻甚至还未成年,没谈恋爱没踏进社会的小女孩,因为受不了别人的伤害而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悲剧还有很多,绝大部分都发生在被霸凌者身上。

这是自杀的情况,有的是被活活打死。电影里黄觉举了这么一个案例,某学校的五名学生,欺凌殴打一名同学,居然活生生把他给打死了。审讯他们的时候,他们说,不知道人是可以这样被打死的。

打人时他们不知轻重,出了事故他们终于学会了,有些伤害原来能致人死亡,他们拥有大把时间能够后悔。但别人呢,再也感受不到阳光照在身上的温暖,他的家庭将永远沉浸在无法愈合的悲痛中。

到了这种境况,一句“对不起”又能做什么。

《少年的你》票房大爆,演员演技炸裂:它可不止在讲校园欺凌

告诉大人有用吗

虽然我们从不提倡以暴制暴,教孩子有事找大人,但是对于校园暴力,不得不承认,只有打回去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陈念被同学欺负,她告诉警察,也告知老师,最后学校做了一个简单粗暴的退学处分,这个结果并不能击退魏莱的做恶之心,反而激起了他们的报复情绪。

陈念找来混混小北保护自己,小北解决的方法很简单,上门一通威胁,魏莱就害怕了,不敢再找陈念的麻烦,转而欺负起了自己的小跟班。

对于这些施害者,唯有让他们害怕,才会有所收敛,否则他们将肆无忌惮的欺负下去。

《少年的你》票房大爆,演员演技炸裂:它可不止在讲校园欺凌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停放在不同的地方。一辆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另一辆则停放一个星期也没事。辛巴杜又把这辆车的玻璃敲破,几小时后,这辆车就不见了。

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破窗效应”,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这说明了为何被欺负的人一味容忍,欺负他们的现象只会越来越严重。只有让施害者尝到惩戒的滋味,他们才懂得收敛。

可是现实中,各方对校园暴力的惩戒力度根本不足以让人惧怕,所以弱者只能自己想办法,或者忍耐,或者打回去。

电影里刘警官看到了被剃掉头发的陈念,问她,为什么不打电话给他。陈念说,我报过警的。后面她没说的是,有用吗,她们还是继续欺负她。

好在情况已经在慢慢转好,已有法院开始重视校园暴力问题,对施暴者严惩不贷。

北京法院就一起校园暴力事件进行审判,五名女生在校内无故殴打、辱骂两名同学,其中一人精神抑郁。法官认为虽是未成年人,但随意殴打他人致伤,已构成寻衅滋事罪,依法应予惩处。五名犯罪时未满十八岁的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或有期徒刑十一个月。

世界在慢慢变好,好的电影能够改变世界,就像韩国因为一部《熔炉》颁布了《熔炉法》,我们也因为一部电影,注意到了青少年令人揪心的生存状态,通过各方的努力改善他们的成长环境。

就像电影的结尾,他们走在阳光下,慢慢保护小女孩走回家。

这是导演的期盼,也是我们的期盼。

-END-


图片来源于网上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抄袭,洗稿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