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们走散了,我却依然记得我们的所有情节

来源:知库网

商场举行活动,传来阿姆的经典曲目。

一瞬间阿姆的声音和饶同学的记忆混杂着,耳朵里是阿姆的声音,眼前却是饶同学的模样。

听阿姆,完全是受饶同学的影响。

如果不是饶同学,我或许一辈子都不会知道阿姆,更不会喜欢他的rap。

那一年,我们还在用酷狗,饶同学时常给我分享曲目。很长一段时间里,艾米纳姆是饶同学的最爱。

饶同学不但给我安利阿姆的歌,还给我讲阿姆的故事,我从难以忍受阿姆式说唱到耐心寻找每一首歌的背后故事,也因此喜欢上手臂上纹着女儿名字的阿姆。

距离饶同学向我安利阿姆已经五年了,但是无论在何地何境,只要听到阿姆的声音,我便会立马想到饶同学的模样。

那些零碎的画面也在眼前慢动作播放。

每一步,都被定在时光里

记忆慢慢地、慢慢地向你展开,当它走向你,你恍然意识到——一切都那般清晰。

毫不矫情地说,一切都似乎发生在昨天。

饶同学给我推荐阿姆、blue还有噼里啪啦一些欧美歌手,我给他留言让他听某某某……我们分享音乐。

我给饶同学发信息:“我们现在课堂上要讨论的话题是‘我的爱情观’,你怎么看?”饶同学和我通话:“你要小心现在的男生,哈哈哈”。我们也聊男女关系。

饶同学一本正经地给我忠告:“我说你呀,不要那么懒好好看点书。”泡馆回宿舍的路上,拨通电话:“今天看书状态很好噢。”我们也谈学业………

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一个永远铭刻于心的同桌。我的青春里,比同桌更铭心的是坐我身后的男生——饶同学。

高一升高二,因文理分科而重新分班,我来到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走进新教室,揣着期待又紧张的心,我小心翼翼地在一个外貌清纯的女孩身边坐了下来。

那个不经意的选择,决定了后来的许多事。

我们按照第一次踏进教室选的位子坐了很长一段时间,那段时间里,饶同学坐在我后桌。

第一次和饶同学接触,几乎以吵架结束。自然对彼此的印象都十分不佳。

就如第一次交锋就谁都得理不饶人的预征,日后的几年,我们的相处也是怎一个“损”字了得。

我也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前后桌的八个人里面,我和饶同学成了最能聊的“话唠”——当然,是和彼此聊。

意识到两个人极其喜欢聊天后,我和饶同学达成一致想法——为了学习,我们不能再坐在一起了,得离得远远的。

于是,我们真的将距离拉开了,不能再在自习课上聊天了。

没坐前后桌的日子里,饶同学也会时而出现在我的后桌——和同学换座位。我把自己放到最后一排的那段时间,饶同学时常在课间来到我桌边,说些调侃的话语。

和饶同学的关系,在高考后的暑假瞬间升华。

饶同学是全班第一个得到录取信息的准大学生,自然第一个办谢师宴。由于平日里很少和女生有交集,饶同学让我帮她请女同学参加他的谢师宴——具体请谁全凭我决定。

从谢师宴一事开始,也可能是高考完大家实在时间富裕,又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我和饶同学开始时常联系。

由于暑假的联络稳固了友情,进入大学后我和饶同学理所当然的成了最常联系的同学。

室友和男朋友熬几小时电话粥的晚上,我和饶同学也讲几小时电话,日复一日,毫不觉腻。

我们聊生活谈学业分享彼此的想法也偶尔八卦……

大一的一整年,所有朋友里,饶同学成了核心。在同学们都纷纷大谈特谈迷茫时,我受饶同学的引导,一直很有方向——在以后的几年,我一直深受饶同学的影响,或感染或赌气。

大二,我们搬进了新宿舍。忘了是哪一天,甚至不记得是哪个学期,只记得那是一个晚上,我坐在新宿舍的床上打电话,那个电话终结了我和饶同学的友谊——谁知道该不该称它为友谊呢。

后来有朋友问:“你和饶同学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关系会突然崩塌?!”我真得完全回答不出这个问题,不是回避,是理不出一个答案。

如果非要寻求源头,我想,那是年少的自以为是。

还在大一的时候,饶同学就对整个大学进行了精确的规划——准确说是他和他的家人对他的未来进行了规划。

每一科成绩都要达到能获得美国高校offer的标准,大四之前修完所有学科,大三考GRE,目标锁定麻省……几乎所有大一新生都在标榜“迷茫”时,饶同学已经在为他的目标熬夜看书,通宵泡图书馆。

饶同学把他的计划打算告诉我,我把他当做动力源。可是我们竟然时常因为聊起他要去国外读研的事而起争执,后来甚至吵架。

每每想起和饶同学在电话里争执的画面都觉得当年的自己幼稚至极,而饶同学太过气盛。我们有各自的世界观价值观但却完全不理解对方的观念,尽一味地认定自己就是最正确的那一个。

我说:“快乐才是王道!干嘛让自己那么累。”他断言:“出国是为了下一代。”,他嘲我短浅,我讽他不真。

年少的我们,不会和不一样的思想和解,各个自以为是,以为全世界都会赞同你的观点,为你点赞。

我们像第一次争执一样,谁也不屈服。他坚持负重前往孤寂又沉闷的阳光大道,我执着寻求快乐为王的独木小桥。

我们始于平行线,也终于平行线。中途的某一段,我们看到了交集,但那也许是错觉,也可能是线上的人一时跑错了轨道。毕竟我们深知,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有交集。

跑错轨道的人,走着走着就会感觉到不适应。

就像我们,走着走着就会出现分歧。

即使没有分歧,也会因为时间、距离、身份的变化而不一样。

我们和以前不一样,不是因为我们势在脱胎换骨,而是我们进入到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许久不见的同学,再见时大都会说:“你变化好大啊。”其实不是你变了,是你们的距离让你们看待彼此的角度不一样了。

是你们在人生这条道路上,走着走着,就散了。

只是,我原本以为走散了的人就是老死不相往来,兴许这辈子都不会再念及。

感受过后,才明白——每一个参与你人生的过客都在你的心上刻了印记,稍有场景,便会触及。

即使你们终将走散,你也会记得,你们所有的情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