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我终于煎熬着看完了,就在我感到“绝望”的时候,没想到书的最后几章居然出奇的有意思。如果前面那些章节也能这么有意思,那就有乐趣多了。
书中有个小故事,搞笑又发人深思。
从前有只蜈蚣,它能用它的一百只脚跳出非常美妙的舞姿,每次它跳舞,都会引来无数动物观赏。大家都赞不绝口,可是有一只动物不喜欢,那就是乌龟。
乌龟想阻止蜈蚣跳舞,可是它又不能直接说它不喜欢看蜈蚣跳舞,也不能说它比蜈蚣跳的好,因为那是不可能的。于是,它有了一个计划。它给蜈蚣写了一封信“伟大的蜈蚣呀,我对你精湛的舞艺真是佩服极了。我很想知道你是怎么跳的。你是不是先举起你的第二十八号左脚再举起你的第三十号右脚?还是先举起你的第十七号左脚,再举起你的第四十四号右脚?我热切期盼你的回信。崇拜你的乌龟敬上。”
蜈蚣读了信以后,马上开始思索自己是怎么跳的?它到底是怎么跳的呢?
你们猜,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蜈蚣从此不再跳舞了。
哈哈哈,我看完之后笑了半天。这是一个“理性思考扼杀想象力的例子。”其实,我们很多人,尤其是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说不出什么理由,完全靠着我们的想象或感性思维、直觉,一旦开始思考做这件事的理由,反而会觉得所做的一切不合逻辑,会怀疑自己。当一个孩子画着你看不懂的涂鸦时,你会不会责怪他?当一个孩子拿着一个空空的容器,让你吃饭,你会不会说“那里面什么也没有?”嗯,艺术家和孩子,往往拥有超出常人的想象力,灵感和想象力创造新事物,理智会加以挑选。
另一方面,摧毁一个人的,有时候不是批评,反而是赞美。我想,一个内心坚定的人,是不需要通过别人的赞美来获得自我认同的,他的内心是从容的,自信的,他去做一件事,也没有除自己以外的其他目的。如果时刻想要得到别人的赞美,则会让自己变得符合别人眼中的“你”。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别人眼中的过客。这本书主角“苏菲”是“少校”创造出来的,是送给儿子席德的生日礼物。苏菲也在书中经历着自己的世界。你是你自己故事的主角,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我想起一句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