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的朋友圈里,满满的都是《凌晨3点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
凌晨3点不回家,到底在干嘛?
加班、加班、加班!
成年人的世界里,到底有多少是你想不到的心酸呢?
恐怕不止加班吧。
但是,你想过没有?为什么要加班?加班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对于加班而言,一方面说明能力不行,效率不高,正常上班时间内完不成任务,需要加班;另一方面则是事出突然,时间要求紧,由不得按部就班,需要加班。
还有,为了好好表现,假装在加班。
到底需不需要加班?
个人认为,能不加班就不加班,实在需要加班就抓紧时间把事情做完做好,不要为了加班而加班。
很多的加班,都是低效率的,仅仅是战术层面的事,看上去加班特别努力,特别拼命。
但是我们经常忘了,这些事情真的值得做么?有没有更好的完成方法?
千万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比身体还重要。
熬夜加班对身体的伤害有多大,绝对是你想不到的。
所以,平时多努力,战时少流血。平时把能力提升了,工作效率变高了,加班就会减少。
怎么样减少加班呢?
日本作家清水久三子在《从此不加班的IPO工作术》一书中说,在疲劳的时候,要做难度较低的工作。当你无法专注思考时,给自己安排一些工作琐事,避开那些会给你带来巨大压力的会议和提议,以免自己在重要事项上出错。另外,当你处理好那些看上去不重要,但必须要解决的杂事时,也有助于提升效率。
其次,要压缩自己可以使用的时间,避免工作时间膨胀。很多人在安排工作的时候,会想今天恐怕又要加班了,这种想法很容易让加班变成理所当然。然而,如果你的专注力不足,就算加班,效率也不会太高。所以,你可以尝试把工作时间压缩成原来的一半。
最重要的就是,多拆分工作和任务,给各个步骤分别分配时间。一项工作任务一般可以分成收集信息、归纳结论、把想法具体化这三个阶段。比如,当你要做一份工作简报,可以这样安排:收集资料50分钟、给简报写大纲40分钟、写简报40分钟。这样,你就可以在每个阶段衡量自己的工作进度,在有限时间内有效安排工作,提高效率。
当然,写工作日志也是一个减少加班的好习惯。
为什么要写工作日志,有必要吗?
每天工作结束后,通过写日志可以进行自我检查:今天,我收获了什么?今天的工作犯了什么错误,该怎么改正?有哪些不够完善的地方,要如何优化?今天学到了什么新技能,如何用在工作里面?
只有这样逼自己,才能保证每天都会不断进步。只有不断进步,才能保证今后更少的加班。
如果每天都只是在重复昨天的事情,没有任何变化,那这一天就浪费了,你也没有获得任何成长。 并且如果一直这样,你的能力也不会有任何提升,而是只会停留在最初的位置,做最基础的工作。
写日志的目的是反思。所以,我们还要把这些记录下来的日志,随时翻阅,慢慢消化,并且用到日常的工作当中,那样才会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也是我们写日记、读自己日记的关键所在。
我写故我在!
这世上,没有什么紧急的工作,一定要熬夜完成。
如果有,那就赶快完成。
因为人不仅有工作,也要有生活;不仅能赚钱,也要有好身体去享受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