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是看起来都是“正常的”,可是既然正常的为什么很多事情没有朝着我们预想的方向发展,有时反而事与愿违呢?
先来看个事例,甲和乙两人都是高中学历,一起毕业一起去同一家工厂工作,后来又因为工厂倒闭同时失业,甲说“现在挣钱这么难,可是再难我也得让自己在外人面前有个人样吧,所以吃穿不能省,买书、培训、网课什么的就省省吧!”,甲的想法再正常不过了,而乙想“就是因为我学历低我会的大家都会我才失业的,要想有个人样,我得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报些培训或网课提升一下自己,好好学一项技能,这些钱不能省,吃穿省省没关系,再说我还年轻这只是暂时的”。
半年过去了,甲依然没找到好工作,而乙已经找到了新工作,工作之余还在继续学习。三年之后,甲还在温饱线挣扎,而乙已经晋升有了稳定的收入。
类似于甲和乙这样的事情少么?甲的做法在我们看来很正常,反而乙让很多人觉得有必要么?我们从大概率事件的推测看,20年后甲和乙谁过的好一些?谁的选择大一些?结果不言而喻。
如果这是两个家庭之间的对比呢?一种家庭认为“多生几个吧,多生几个出人头地机率高,即使不能出人头地早点打工挣钱也不错”,另一种家庭则认为“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的教育”甘心情愿忍受这20年的培养苦。我们可以推测两个家庭以后的大致生活情况,他们的人生观,两种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再有了自己的下一代后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肯定都会存在差距,这样的差距容易填平么?太难了。
甲和乙的区别在哪呢?区别就在于谁找准了解决问题的直接点,也就是说吃穿和技能谁与改变现状直接相关,甲选择对改变现状不起多大作用的吃穿,乙选择了能直接改变现状的技能,所以结果相差只能越来越远。
上面两个例子,对于个人就是人的命运,对于家庭就是家族命运和家风,如果再放大就是国家命运民族命运。
所以不要以为自己的想法都是正常的就是对的,也许正是这些所谓“正常的”想法才造成我们现在的处境。我们要警觉那些拖后腿的“正常的”想法,看清楚根本原因,虽然会有困难,但要相信困难只是一时的。
我们以为的“正常的”也许正应该高度警醒天还是蓝的,分辨真正挡住我们视线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