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有家书店》序章

来源:知库网

二十五岁那年,农村城镇化的脚步终于迈到了我的老家,学校兴建,房屋改造。我老家三栋土坯房,在机器的隆隆声中轰然倒塌,仅剩下一堆烂渣。作为唯一且能当家的大姐,我站在不远处,看过往的记忆一点一点被推翻,像是有什么东西一点一点被人夺走,抹去的感觉,我恍惚间有种明悟,这就是历史的脚步,一去不回。那种损失感,政府再多补贴也无法弥补。

风萧萧兮易水寒,往事一去兮不复还。就在日暮西山的苍茫里,我脑子里冒出个念想,于是仅仅思考了三秒钟我便做了一个决定。

我是在辞职手续办妥后才通知家里的,俗话说的先斩后奏,如是这般。从小到大,外人看我不爱言语,当我听话乖巧,只有爸妈知根知底,识得家里最不好管束的就是我。倒不是我调皮捣蛋,只是我太有想法,不光在想法上,还在行动上按照自己的性子行事过日子。家里每每提到此处,总是又气又惧,气的是对我无法掌控,完全不能用常理推论,惧的是我的坚持无法撼动。我倒觉得这不是坏事,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是天大的好事。相较于其他人活的不明不白,永远跟着别人走,我能稍微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那真真是祖宗保佑。

年少时我也曾这样先斩后奏过,为了寻找想要的生活辞职离家,在外头潇洒了几日。那几天爸妈疯了一般从开始的怒不可遏到后来的苦口婆心又到最后的大骂威胁,无外乎因我冥顽不灵,执意不肯回来。其实倒也不光是执着于自己的追求,也算是逃离。我家一向不太和睦,二十多年来从家里逃出去的念头从未断过,这次也不过是翅膀硬了能自己飞了。可我终究没飞出去,因为我突然发现,恨也是一种感情,爱恨本就一线之隔,而我又其实是个很心软的人。小姑父知道我回来后感叹一句:“既然你回来,说明你心里还是有这个家的。”我略略想想,大约是。家人认为我鲁莽,他们一直拿我当小孩看,但我不认为是我轻狂亦或是不成熟,只不过想法不一样而已。但是那次让我获益良多,先是我那颗浮躁的心静下来了,我终于又明白了我的人生要怎么走,再一就是,我明白了路无对错,全看怎么走。还好,从那以后,自己也在很多事上长进不少。

是以,我才又做出这种决定。

我老家的三栋土坯房中,有一座在老家的北面,紧挨着一所小学,其后是一片农田,那里有我的二亩薄地。那日我站在田梗上,瞧着这巴掌大的一处地,听着风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脑中清明一过,啊啊啊,此处当真是个风水俱佳之地啊。我在电话里一本正经,正经一本的跟老妈扯:“这地北靠学校,西面环山,南面绕水,乃是龙穴啊,在这里盖座小院卖书,一定能鸿运当头,保我关氏一族兴旺发达,眼下也就我如此慧眼发现此处,得及早占下,免得被人抢了去哇。”我这厢说的吐沫横飞,我妈在电话那头嗑着瓜子,也不吱声,我试探着喊了一声:“老妈?”老妈语气极度上挑的回了句:“嗯?”我咳:“你怎么不说话。”老妈啪又嗑了一个瓜子:“我在听你吹,你接着吹啊。”我嘴角抽了一抽。老妈清清嗓:“你最近盗墓小说看多了吗,还龙脉呢,我又不是不回老家,就你那二亩三分地,挨着一座没几个人的破学校,一座都不如无花果树高的土堆,还有那河,还有水吗?”

我干笑:“有的,有的,还是有那么几碗的。”

老妈谈口气:“世啊,你就这么不想在这上班啊,就算辞职你来帮我卖化妆品也行啊,干什么就跑到那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卖书,你能卖出去一本吗?”其实我也并不是多不想上班,只是我太想开家书店,有自己个小院,那可是我一辈子的梦想。老妈接着说:“你得知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就是一堆骷髅架子。”我说:“我知道,我知道,您放心,我不会饿死的,我还可以写小说,不行我就去给您打杂。”老妈凉凉的说了句:“那好吧,你自己看着办吧,不过我可不会管你,你后你也得跟我去进货。”顿了顿:“你爸那边你就不用管了。”我连连应声:“好的,好的。”其实没想到我这次辞职会如此容易,毕竟上一次可谓闹得人仰马翻,我寻思半晌,大约是因为老妈退休了。退休后老妈闲了一段时间,俗话说的好,这世上一切冲突与作死行为,要么是吃饱了撑得,要么是没事闲的。由是我妈也在家作死了一阵,那段时间真是家宅不宁,三餐不济。忍无可忍之下,我订了机票酒店送老妈去韩国呆了几天,连老古董的爸爸都欣然同意。那几天家里甚是清净,待到老妈归来,我们全家心惊胆战去机场迎接太后回宫,没想到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人影,我打电话问:“人呢?”太后在电话那头悠然一句:“星巴克呢。”我傻了眼。要说太后真的像是太后,虽生在二十一世纪,思想却比文革没进化多少,以前只知节衣缩食,能晓得可口可乐就不错了,如今竟还喝起了星巴克。我爸在一边问:“啥,星啥?”我吐出倒吸的凉气:“在喝咖啡呢。”

韩国不止易容术高超,连思想改造也这般厉害。那次去韩国仿佛让老妈经过了一次彻底的洗礼,从头到脚换骨脱胎。老妈不仅买了一堆衣服,还买回了一箱化妆品。俗话说的好嘛,有对比才有差距。许是这次见到的人都好看的很,对化妆也讲究,所以老妈心里也藏着一点自卑和嫉妒。这种自卑和嫉妒反应到生活中来,是老妈对我的批判从就知道花钱买买买变成了,你怎么就不知道花钱买买买。经常老妈会拎着我衣服,十分嫌弃万分恶毒的说:“你看你,穿的和大妈一样,也不知道打扮,将来怎么嫁的出去。”略一思考我年龄:“哦,已经嫁不出去了。”我一口老血含在嘴里,想到当初是我把我妈送去的韩国,真真是悔不当初悔不当初。好在老妈也并不总是有时间来贬低我,那次从韩国回来后,老妈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事业,倒腾化妆品和衣服,天南地北到处跑,虽没有大富大贵,但比上班赚工资时要好太多,思想也进步了不少,经常喊我辞职和她一起做生意,毕竟在外语方面,她不如我有优势。现下我辞职,我妈虽说不管我,但她喊我一起去进货,也是怕我饿死街头,变着法救济下我。当真是皇恩浩荡,太后千岁。

不过嘛,我一直是个有骨气的人,人可以一时啃老,不可一世啃老。既然啃老了那么久,怎好意思继续啃下去。人还是要有梦想的,也还是需要为梦想而努力的,我觉得应当先折腾一番瞧瞧,实在过不下去了,再厚脸皮继续啃老。至于一向反对我辞职的老爸那边,虽然我也有些惴惴不安,但好歹我有太后撑腰。

我拿出了这几年的积蓄,带着爸妈平时赏的小钱,还有拆迁下来的补贴,购了些青砖黛瓦,找了村里的几个大叔大伯,拿着我画的设计图,在那栋挨着学校的土坯房遗址上建了一个小院落。说的好听是设计图,其实就是我从网上找了很多古典院落的样式,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画了张除我之外谁都看不懂的图。村里人不是专业施工队,建造寻常的砖瓦房尚可以,建造这种……即使他们不是半吊子,也会被我这个半吊子都算不上的带跑偏。磨磨唧唧,磕磕巴巴,原本一个月就可以建好的房子,直耗了三个多月,从炎夏一路盖到深秋。好歹的,院子总算盖起来了,虽然和想象中有不小差距,但我也甚是满意。

完工那日我请了来帮忙的叔伯婶娘们吃了个饭,一则感谢他们连日的帮助,二则也算是公告一下,本姑娘也是大爷我今后便要在这曾生养我的土地上落脚了。

我这院落统共三百平米,前店后室,外加一个小院子。店门是从老家拆下来的一扇小门,宽不足一米,高不足两米,上面挂了块木板当牌匾,寻了个村子里会写毛笔字的人题了店名“浮生”。四面窗扇俱开,屋内摆满书,却在最里面一角的窗下辟了方空间,用珠帘与外界隔开,里面摆上凭几,几案,权当自己看书的地,想了想,也附庸风雅得给这地儿取了个名字――“观世斋”。店的后面也也开一道小门通往后室,也就是住的地方,因资金有限,住的地方也没怎么倒捇,能住人而已,也就不赘述了,就是略微整了下院子,种了株桃树,在旁边按了张石桌和石凳,再以青砖铺地。这样微微一看,也差不多就弄出个雏形了。等开业那天大红鞭炮一放,我这个小店也就正式开业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