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布鲁斯家的猫,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前言
人们经常说:一生一世。那你可知一生是多少年,一世又为多少年。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笔者引用一些古人的说辞。
古人有云:天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正所谓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是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天道与地道决定着人道,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
所以,下面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内容: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60年乃一甲子,即为一生!
古人的寿命较现代人短,所以60岁即为古人的花甲之年,耄耋老矣。一生为60年,那一世呢?《说文解字》曾如此描述:一生是一个甲子,一世是三十年,三十年为一世而道更。于是我们从字面意义解释了何为一生一世!
为什么三十年为一世而道更?
其实今天所写的文章并不是为了解释何为一生一世的,这只是一个铺垫,其实笔者是想借此以浅薄的认知,总结一下过去、畅想一下未来!
三十年为一世而道更,说起来有点文绉绉,有句话更好理解,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为什么30年是一个轮回呢,会产生一个大的变革呢?
对于社会的变革、世道的轮回,笔者最为关注的只有一点,就是人,人性、人的变化、每一代人的演进,都会对这个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而一个人,或者一代人最为精华的岁数大约就是30年!20来岁到50来岁,几乎构成了一个人的拼搏史,一旦进入60岁,人就会逐渐心生退意、开始颐养天年!而每一代人对这个社会、对这个世界的诉求是不一样的,每一代人的理想和追求也是不一样的,这一些都会导致了每个时代道的差异化。所以三十年为一世其实还是蛮好理解的。
假如你还是不能理解,那笔者举一些案例来说明一下(我们只以中国近代史为证):
1.1919年– 1949年:中国重起是这个年代的道!这个年代的人非常有理想,追求抛头颅晒热血,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这一代人不断地寻找新的制度来建设中国,经过30年的探索和斗争,终于确立了社会主义这条发展道路,这真的是中国人自己的选择,是人性的反应。
2.1949年– 1979年:革命有理是这个年代的道!这一代人是政治的牺牲品,朝鲜战争、3年饥荒、大跃进、上山下乡、知青们的悲欢离合、文化大革命等等事情,为这个时代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这代人生活的方式和追求的东西被无情的摧毁,人性仿佛被一双魔手牢牢地把控着,让人无法呼吸。
3.1979年– 2009年:改革开放是这个年代的道!经过前面的乱世,百废待兴,邓公宣布实行改革开放,于是出现了80年代的倒爷、90年代的下海、新世纪的房地产,都深刻地反应了人们对财富的渴望。
于是,在这里笔者终于引出了本文的重点:上一世的道,以及探讨下一世的道!
上一世的道是改革开放,具体来说便是:成为世界工厂、出口创汇是基础,而土地资本化是发展的内因。
注意是土地资本化,而不完全是房地产市场化,大家也许有感觉这三十年前面一段时间发展地并不如意,甚至在80年代末还发生了那种事件(不便说,大家都懂的),而后面的10多年,发展之迅猛震惊世界。土地资本化推动了中国的市场化、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这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因为世界只有中国同时具有庞大的土地储备和人口基数这两个因素。所以土地资本化->土地财政->房产市场化->需求激发->房产升值->货币和信贷放量->政府财政赤字->土地继续升值并继续资本化,这是一条闭环,这就是政府的土地财政。这30年间我们回想起来,要是搭上了土地资本化这辆快车,我们的日子其实可以很轻松地过得非常舒服的,可以理直气壮地成为有产阶级,几套房子就可以拉开原本处于同样起跑线的人的财富,甚至是阶层。
为什么最近几年日子如此不好过?
笔者始终认为,优秀的经济学家,尤其是研究宏观经济学的人,应该具有全局性的历史观。研究经济,其实很大部分就是研究人性在经济发展中的历史规律,所有的数学模型,都是可以从人性的本质中去挖掘和探索。
2008年、2009年之后,好像日子一下就难过起来了,纵然外部性的危机输入、我们以错误的方式应对是一个因素,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外因。为什么,为什么当时的当政者会以这种方式处理危机呢?其实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他们还在用旧模式来应对和解决新的矛盾和危机。
但这并不完全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的改革开发其实都是老马拉旧车,与此同时再造新车,所以2009年到未来的十来年间,极有可能就是我们的混沌期(说好听点是探索期)。所以你可以看到最近几年政府一直在推动股市(资本市场化)的发展、以及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进步、新能源的开发、互联网+传统产业的融合、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等新的模式,也许有失败和阻力,但是我们这个社会向前发展和挑战困难的决心还是很大的,我们一直在冥冥之中寻找新的道!
新的一世剩下的十来年一定会很有意思!
世道轮回,其实就跟IT世界的更替很类似,你假如看过吴军写的《浪潮之巅》就会明白这个道理,没有任何一个商业模式可以亘古不变、生生不息。变化才是最大的不变!
我们正处于一个新旧更替,相互斗争的年代。
一世中的前面10年是:新模式的探索期(旧模式应对新危机、双轨制)
一世中的中间10年是:新模式的确立期(新模式解决新危机)
一世中的后面10年是:新模式的鼎盛期(逐渐产生新新危机)
未来的道到底是什么呢?肯定不会再是土地资本化了,但是历史具有巨大的惯性,所以这并这不代表土地会贬值、房价会下降,笔者认为很多城市的固定资产仍然处于一个上升通道。那新的道是什么呢?新的道就存在于年轻人的内心深处!
纵观我们国家现代的发展道路,其实是社会主义和权贵资本主义结合发展的模式(中性描述,不贬不褒),除了政治体制、文化积淀、种族之外,其实我们的发展模式在很多层面都是在学习美国的,包括经济、军事、航天、娱乐、医疗、教育、科技、金融等多个层面。这两个大国,对于年轻人来说,其实是非常开放的,阶层在一定范围内的流动虽然困难但还是可能的。这与欧洲诸国有点不同,社会的固化极有可能几世都不会道更。
所以我们思考中国的未来,一方面要回顾历史,另一方面也可以观察美国。笔者认为未来也许会有这些道更:
1.城市形态基本会出现国际性的大都市圈。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这三个都市圈将以势不可挡的速度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圈,这里会聚集更多的人口、资源,中国的未来基本就在这三个区域。
2.科技和创新终将成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对好学上进的年轻人其实是一个极大的机会,“读书无用论”这个谬论会被粉碎,社会的未来是掌握在有知识、有理想、有追求、有教养的年轻人手里的。
我们作为处在这个道更的关键时期的年轻人,反而不用急躁,虽然确实是面对着高房价,但年轻人最大的优势就是时间和充沛的精力,在这个时间段何不沉下心来,好好读书、好好工作、多多思考、多出去走走,与此同时要多了解金融的内涵,学习各种投资理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年轻的时候就要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和理财能力,财富是可以积累的。所以在慢下来的阶段我们不说创造,但是至少可以等待这个新窗口的逐渐打开、新规则的逐渐建立,这个世界会变得越来越有趣。
最后以前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大家共勉:
不知未来者,无以评判当下
不知世界者,无以理解中国
不知宏观者,无以处理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