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活无需太焦躁

来源:知库网

生活无需太焦躁

这对90后小情侣是我想讲的第一个故事。

男孩和女孩在我们公司附近经营着一家咖啡馆。某个下午,女孩不在,客人也很少,在和男孩的闲聊中,知道了他们的故事。

男孩是衢州人,女孩是台州临海人。09年的时候,男孩读高三,女孩读高一,两人通过网络认识了。认识了却没有发展,直到三四年后,偶尔的契机,谈上话,交上心,见上面,就这么成了。

成了之后,男孩建筑工程专业毕业,在家乡某个鸟不生蛋的工地里干了一两年,等到女孩也毕业,并在台州临海的一家咖啡馆打工时,男孩也来到临海,找了份设计的工作,结束了两地恋的日子。

女孩一直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店。在一起后,就在去年年末,男孩突然对女孩说,我给你开一家咖啡店吧。

听到这里,我忍不住发问:什么叫你给她开一家咖啡店?是说开店的资金是你的,还是店是她的?

腼腆的男孩伸出手指摩挲着鼻翼,害羞而骄傲地说:嗯,资金是我的,在工地攒下的工资加家里的资助,店是我帮她去注册,跑营业执照,上面写的是她一个人的名字。

我惊讶道:店是她的?那就是说,你是给她打工的?男孩愉快地笑了:是的。这一刻,身为成年人,我内心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是你们分手了,你那是赔钱又赔人啊。当然我也立刻觉察到自己的小心眼:看,人家打工的开心着呢。

男孩继续介绍了选铺和装修的过程:两人来到永宁公园,恰好公园对面的这间店在招租。女孩看中了这里的安静,于是两人就决定将咖啡馆开在这里。装修的过程中,女孩的家人出了很大力,省了好几万。我忍不住又插嘴:出力是指他们一起干活呢?还是监管装修工人干?

男孩说,装修没有请工人,自己本身是学建筑出身,而女孩的老爸本身是木工,亲戚家人中还有做泥水的、电工的。于是,女方的整个工匠后援团就从临海赶过来,和男孩一起,热火朝天地干了5、6天,把店铺弄好了。

男孩特别强调,这间店铺中间本来有一堵特别厚实的墙,是前几任租赁者留下的,很难拆,是他一个人,一点一点把它敲掉的。

说这话时,男孩估计也为自己的雄性力量感到骄傲吧。

店铺装修好了,接下来就要考虑生意问题了。男孩又陆续想了很多好点子,比如在店里增加糕点产品,以及在网站开卖饼干的微店等等。而女孩也很能干,花式咖啡、糕点这些,基本上都是她在做。目前,这家店经营得很好。单是店里的收入就足以支付店里的开销以及他们租住的房子的租金。何况他们还有数目相当的网售及外卖糕点的收入。

他们每天的安排,基本上男孩是一直在店里,女孩是有时在店里,有时在家里做糕点。晚上男孩回去,会叫女孩先睡,他还要给这些糕点编辑照片和文字,发到网上。

他们的故事似乎没有什么太感人的地方,如果一定要说有,那就是“给你开个咖啡店吧”,和“晚上你先睡”这两点了。但是我始终觉得这对小情侣有一种特殊的沉静和有底气的气质。他们按部就班,不急不躁,有点子,有计划,这让觉得“生活压力好大、好烦躁”的80后、70后汗颜。

生活本来该就是这样:我生产,我交换,我开自己的店,装修成自己喜欢的风格,做自己喜欢的饮品和糕点,放自己喜欢的音乐……哪来那么多化解不掉的压力和烦恼?哪来那么多亟待实现的宏伟目标?

咖啡馆的名字来自于小情侣喜欢的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的题目—《绿门》,小说中有一句话:习风旧俗像一根通条从背上直插而下,我们浑身僵直,通身麻木。说的就是我们啊,而这对小情侣却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按照内心直觉的指引,一步步去往他们想去的地方。

我之所以选择讲他们的故事,也正是这个原因,希望能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恬静,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对梦想的追求,以及对现状的享受和满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