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这次段考的监考安排好巧,我监考你班两个科目,你监考我班三个科目,我们监考严格学生考不好,我们难向家长交代啊,段考过后要开家长会了,你知道我的意思了吗?”赵老师靠着我的耳朵小声地说。
我不敢相信,这些话是从我一向尊敬的赵老师口中讲出来的。
“我可不希望在我退休之前挨领导找去约谈。”赵老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我眼中的赵老师是一位敬业的老教师,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特别是作文详批细改。每每看到他到放学时间了还带着一副老花镜在办公室改作业的身影,自己觉得没有不认真的理由。
赵老师还有两年就退休了,但职称还是一级教师,他曾对我说如果能在退休之前评上高级职称,他这一辈子当老师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赵老师也讲了近几年他的担忧。现代信息技术发达,很多老师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来上课,学生很喜欢。赵老师不会制作课件,更不会使用多媒体,他依旧使用传统的上课方法,学生不大喜欢听他的课。
做老师,难啊,做学生,也不容易。
对于老师来说,考考考,是他们的法宝;对于学生来说,分分分,是他们的命根;对于家长来说,排名,是他们的面子。
为了达到目的,学校可费尽心思提高学生的成绩,大考、小考,层出不穷。以前一个学期仅安排有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现在每个学期增加了两次月考。一个学期总共有四次大考,弄得老师和学生精疲力尽。
有的老师还进行周周考、天天考,说考多了学生熟悉题型,就会做题,题海战术必不可少。这样敬业的老师,我们为他点赞。
本来通过考试来检查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本身没有什么错。但自从学校的评优、评先进的条件和县教育局关于教师的惩罚条例颁布之后,一切都变了味,不良的考试风气在学校蔓延开来。
考生为了不被老师批评,不被父母骂,考试过程中绞尽脑汁施展各种作弊手段。有的夹带在草稿里;有的把答案的纸张缩小,藏在衣袖里;有的做手势传递答案;有的则用上了先进的通讯技术手机搜答案……
是什么原因使学生们想不劳而获,想通过捷径走向成功?
有些老师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为了不被教育局约谈,也给学生灌输了不好的思想观念,教育学生说考试中给同学看答案是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监考的过程中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些学生没有明确学习的重要性,没有心中追求的目标,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譬如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只,失去了方向,永远是找不到成功的彼岸。
纵容我们的孩子去作弊,自己欺骗自己,这样好吗?
学习的过程是辛苦的,要踏踏实实去学方能学到知识。
我们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一种重任,我们要让他们认识到这一点。少年强则国强。
毛泽东在青年时就立志要解救苦难的中国,周恩来在十六岁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他们都做到了。
现在的孩子生在幸福里,长在幸福里,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想轻而易举地就能获得成功。学习是件苦事,他们怕吃苦,却又想取得好的成绩,所以只能以作弊的手段获取。
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都应该这样教育孩子:一个人只有认认真真去学习,才有丰收的硕果,才有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