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研己录-读句 黑格尔(下)

来源:知库网
图片来自网络

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

自问:一个人在散步时最适合思考什么?

谁中途动摇信心,谁就是意志薄弱。

自问:你在什么事情什么状况下,最容易动摇信心?

一个人如果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算作自己的发现,这也很接近于虚骄。

自问:学习得来与创造发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维度,避免虚矫的产生。

爱情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只停留在性欲上,而且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秀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和另一个人达到统一。

自问:还有什么样的品质,可以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秀的心灵?

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事业,便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

自问:明辨并远离善嫉之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能力成长到周围没有这类人群。

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没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有所成就。

自问:精力集中于做高门槛,长半衰期事件。

有一些宝贵的东西作为它的目标时,生活才有价值。

自问:筛选出你生活中宝贵的东西做为目标。做减法。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自问:你如何成为自己要成为的理想人物?你在物质需求上与精神旨趣上要达到什么明确程度的满足?

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自问:避免成为无知者就是避免陷入不自由。

自问: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看本质来解决问题是最正确的路径。

无穷的好心情,不是取笑,不是嘲讽,不是讥诮。只是从无穷的好心情的高度你才能观察到你脚下人类的永久的愚蠢,从而发笑。

自问:自我如何保持无穷的好心情?

一个民族只有关心脚下的人那是没有未来的,一个民族只有关心天空的人才是有未来的。

自问:你是否有关心天空的情怀与改变世界的梦想?

大自然本身,包括黎明和日出,其实并没有美丑的问题。日出之所以美,是我们看到黎明的时候,唤起了生命里的某种感叹。

自问:对于大自然激起你生命中某种感叹的美,你是如何记录的?

爱的最高原则是把自己奉献给对方,感到自己只有在对方的意识里才能获得对自己的认识。

自问:你有过这样的最无私奉献的爱吗?

世界上真正的悲剧不是正确与错误之间的冲突,而是两种正确之间的冲突。

自问:如何处理两种正确之间的冲突?

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那建筑物则是凝固的音乐。

自问:你如何描述建筑的力度之美?你如何在创作中表现凝固的音乐之美?

具有羞耻之心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不知羞耻的人决不会有美德。

自问:你周围有哪些人具备羞耻之心?

必然性的三个环节为:条件、实质和活动。

自问:每一个目标达成之前,确立这三个环节。

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

自问:在执行时,科学理性的自我信任。

有生命的自然事物之所美,既不是为他本身,也不是有它本身为着要显现美而创造出来的。自然美只是为其他对象而美,这就是说,为我们的眼睛得到满足。

自问:你如何通过自身能力,传递这种有生命力的,最无私的自然事物之美?通过你的创作,你的媒介他人再获得眼的满足?

美与真是一回事,这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

自问:如何在创作中诠释真与美?

在一个深刻的灵魂里,即便是痛苦,也不失其之美 。

自问:如何拥有一个深刻与丰盈的灵魂?

自问:如何解读老人们的真理就是解读了他们的全部生活与整个世界。

一个想法总是一种概括。概括是思考的特性。概括意味着思考。

自问:思考,想法,概括,执行,这也是达成目标的路径。

如果我依赖于外物,那么我就仍然处在非我状态。这时,我还不能离开外部世界而独立存在。相反,如果我的存在仅仅依赖于自我,那么,我就是自由。

自问:警惕非我状态,长时间训练我的存在仅仅依赖于自我。

那隐藏着的宇宙本质自身并没有力量足以抗拒求知的勇气。对于勇毅的求知者,它只能揭开它的秘密,将它的财富和奥妙公开给他,让他享受。

自问:做勇毅的求知者,这是获得自我独立与个人自由的唯一通路。

追求真理的勇气和对于精神力量的信仰是研究哲学的第一个条件。

自问:一个人如果更期待自己理性思考与清醒生活的话,亲近哲学是必须要做的。

通常的人当他可以为所欲为时就信以为自己是自由的,但他的不自由恰好就在任性中。

自问:为所欲为既任性中,高度自律既真自由。

自问:你已经发掘出了多少心灵内,灵魂内的回忆?你还有什么途径和方法进一步自我发掘?

真理是在漫长的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

自问:脚踏实地的朝信仰迈进。

对于能引起人兴趣的东西,人才把它记住,而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的事物上去。

自问:良好的广泛兴趣代表着一个人有深广的心灵。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之舟不知驶向何方,那么它的航行将会是痛苦并徒劳的。

自问:一个人有明确的个人使命与终极意义相当于航行前有了灯塔。

似乎整个漫长的精神史都是朝向一个唯一目标的历程:认识自己本身,这对于精神来说是何等伟大的工作。

自问:人生唯一目标历程就是认识自己本身。

自问:放弃替代别人思想,那是徒劳,也是自我时间精力的浪费。

自问:你在寻找真理与本质时,有没有意识到两者的区别?

自问:爱是显现与隐性的自我获得圆融的统一存在。

熟知并非真知。

自问:你有哪些事物熟知但并非真知?

自问:幸福与快乐只是某一个阶段或状态,不应该成为人生的终极目的与意义。

自问:对于你来说,什么是真,什么是真的?

自问:有什么特定的东西有可能让你陷入不幸?

自问:从发心就向善。从好的观点来对待一切的人与事,这是一个人非常智慧的与世界互动的方式。

自问:时刻保持这种接受异己的东西进入思维的意识状态。

自问:中国的历史哲学先从谁开始学习?

自问:没有理性,就解读不清一切事物的目的。

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

自问:尝试先从理性哲学开始系统的学习。

自问:在每天最清醒的时间段与状态下,转向内心,回复自身。

自问:哲学与哲学思维,都是更高维度的奢侈品。

自问:学习是一种包容异己事物,自觉实现本质的运动。

图片来自网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