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积累了新的想法时,往往会感叹不已,我们或许需要写一篇心得感悟。 写心得体会,是在把自己的经历变成财富。编辑根据您的需求精心编写了这份详尽实用的“节约心得体会”,感谢您的阅读!
节约心得体会【篇1】
节约用电已经迫在眉睫,大自然已经在提醒我们了,我们怎能再置之不理?学校组织我们参加了节约用电的主题讲座,同时让我们观看了相关的视频,这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画面都让我印象深刻,这也让我进一步地认识到,节约用电是一件多么必要的事情。
节约这地球上的资源,本就是我们应该做到的事情,合理的利用,才能保证我们长久地发展,这也是人类能够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但是我们在宣传节约资源的同时,也看见在如今的生活中确实存在很多不好的现象,就以用电为例,在生活中,不时的就会看见长明灯的存在、电脑在不使用时也始终亮着屏幕插着电源、更有多少人是一边插着手机电源一边玩手机,针对这一显现,这不仅是浪费电,还很危险,简简单单的几个例子就可以看到,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现象随处可见,但是我们似乎也都习惯了,对于这样的事情节约用电的思想也变得模糊了,但是今天我却明白了,我们要重新树立这种信念,节约用电已经刻不容缓,我们怎能对待这种浪费电的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共同生活在地球村上,这本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曾经的我对于节约用电也没有很深的意识,或许在平时也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但是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似乎就在这一瞬间明白了,这件事情不能再等下去了,确实应该从现在就做起,若真是到了为电发愁的时候,我想那一定是人们苦不堪言的时候,所以为什么不再有挽救地步的时候采取行动呢?若是真的没有电了,我都想象不到要如何生活,我们的生活就会陷入到漆黑的环境中,生活也不再便利,那样的日子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所以我认为,既然已经谈到了节约用电,那就从自身做起,曾经所被我忽略掉的,我要加以关注,并将每一个节约用电小技巧都运用到生活当中,虽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我相信我们若是都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似乎也不是一件难事。
这次节约用电的宣传让我认识到了事情的重要性,也很幸运有这样的机会更加全面地了解到如今的能源使用情况,这是一次提醒,也是对我们善意的警告,在有机会可以挽救时,我们就要及时地采取措施,我会从身边的事情开始做起,也相信我们一定会解决困难,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的美好!
节约心得体会【篇2】
节约,不但是珍惜收获的成果,同时也是一种好的品质,节约不是降低生活的品质,反而是可以让自己更加的清楚自己的需求,不去浪费,不去让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浪费在不应该的地方。
其实节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在宣扬的,但物质的资源越来越丰富也是会让人蒙蔽了双眼,觉得自己需要拥有过多,或者为了面子,在一些事情上面浪费,没想过太多节约的事情,其实这样是非常不好的,而浪费在我们的社会之中其实也是有很多,像去下馆子,请客明明吃不了那么多,却是为了充面子而点过多的菜。或者在日常之中,购买一些并不实用,或者可以不买的东西,其实这些都是一种浪费,而节约能做到的,不但是可以让自己减少物质欲望的膨胀,同时也是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的轻松一些。少了很多的不需要的物品,其实也是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在这些事情上面,反而是会让自己的时间是充分运用到对自己有帮助,让自己成长的一些工作或者学习上去。
节约心得体会【篇3】
我们一直在享受着电带给我们的好处,自从爱迪生发明了灯泡,世界上的黑夜不再黑,有了许多温暖的灯光,其实,在这个背后,都是交流电的功劳。电作为一种资源,像水一样的资源,对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每年都有一个停电一小时的活动,在那个一小时里面,我们真的是各种不习惯,显然,电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甚至是习惯,现在有许多手机控,没有手机就活不下去了,没有电,我们可能也是这种感觉吧。
记得有段时间,我们宿舍经常停电,我们什么都干不了,因为没有电,只能无聊地坐着,浪费了好多时间。还有就是,想象一下,在很偏远的地方,他们还用着煤油灯,生活条件极其艰难,好多人可能会说,他们身居偏远,我们帮不上忙,其实,国家现在已经在做民生方面的事情,特别是西气东输,缺少的倒不是物质条件,缺少的是资源,我们一直在浪费,房间的灯一直在亮着,我们不用的时候都应该关掉。从大一点的方面,甚至是为我们的未来着想,节约用电对发展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电能是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成的二次能源。耗电量的减少可以使发电、输变电所需要的设备容量减少,节约能源方面的投资。
显然,现在的我们能用的资源已经太少了,那些藏在地下的石油之类的.物质也在日益减少,好多新的概念提出来,倡导利用风能,太阳能,可是现在还是不能普及,这些能量使用也不太方便,科技不太发达的今天,我们能做的是尽量节约用电,从小事做起。
节约心得体会【篇4】
当前,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党员、干部淡化了节俭意识,助长了浪费之风。有的认为,勤俭节约是过去艰苦岁月的特殊要求,现在提倡这个过时了;有的认为,是否节约是个人的事情,条件好了,奢侈几把、摆摆阔气没什么大不了;有的认为,现在国家提倡拉动消费,即便浪费一点,也是在为经济建设“做贡献”。这些观念无疑都是错误的。
物质财富是由人来创造的,必须充分发挥其价值。日子好过了,浪费一点没啥,实质上还是“能浪费得起”等思想在作怪。铺张浪费行为不仅挥霍了公款和公共资源,也损害了党的威信和政府的公信力。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必须要坚决刹住利用公款大吃大喝、奢侈浪费等行为,不让这些行为损坏党员干部自身形象,浪费国家资源能源,加重各级财政负担,滋生各种腐败,侵害公众利益,败坏党风政风。春节期间往往是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的高峰期,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防微杜渐,大力倡导节约理念,从源头上堵住不正之风,杜绝各种奢侈浪费行为。
节约心得体会【篇5】
电力资源是造福于人类造福于百姓的,电力资源让多少人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芒,看到了科技的创新,看到了真正的方便。
一个家庭中会有多少地方需要电,会有多少地方离不开电,可见电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在这样的重要的时候,我们应该节约用电,节约这造福于百姓的资源。
节约用电,从每个人做起,节约点就是让生活能更轻松,让电更轻松。
节约心得体会【篇6】
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我们更需要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内化于心。欲事立,须是心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八字箴言”不能只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还要放在心上。厉行勤俭节约,需要在思想观念上来一次破旧立新的变革。要认识到成由勤俭破由奢,在任何时候都要有过“苦日子”的作风,过“紧日子”的自觉,还要始终念好浪费可耻的“紧箍咒”,转变“走排场”、“高消费”、“好面子”的'错误观念,让克勤克俭、戒奢以俭的价值观念入脑入心。
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固化于制。一方面,要让刚性制度发力,扎牢“一道篱”,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严厉的惩戒机制遏制铺张浪费之风,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完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问责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有“铁规矩、硬杠杠”的意识,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违反规定、奢侈浪费等不良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勤俭节约的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和表彰,对浪费严重的现象及时曝光,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并督促改正。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而今,面对前所未有的各种风险挑战,让我们一起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汇聚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力量,大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之风,不断在变局中开新局。
节约心得体会【篇7】
5月27日,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召开了“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会议。会议中提出要培养全民节约的社会风尚。笔者认为,要培养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就应该从我做起,做自身做起,积沙成塔,自然就会形成全民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写的内容就是要我们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这个习惯就是要从盘中每一粒米开始。推而广之,由盘中一粒粒米,到每一个人所需要的衣食住行,我们都需要奉行勤俭节约,因为我们国家的资源还相对很紧缺。
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产量超过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的所需;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我国的边远地区,还有大量的人群吃不饱,还有大量的人需要食物,而生活在相对富庶、资源相对丰富的沿海地区的我们却沉浸在粮食浪费之中。培养节约的'社会风尚,迫在眉睫。
我们要做到“光盘”,培养好不浪费食物的好品格。此“光盘”非彼“光盘”,但是,我们同样要让我们每天享受的菜肴,吃完之后装菜的盘子如同可以播放的光盘一般光亮。做到如此并不难,我们尽量做到按人买菜、按食量做饭,剩饭不浪费,翻热之后依然可以享用。
我们要做到衣着够用就行,培养好爱美同时也不浪费的好行为。现在的姑娘喜欢美丽不是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我们要做到有节制。如果买了一件衣服,一双鞋子,仅仅只是不满意,穿过一次甚至不穿就直接束之高阁,就是一种严重的浪费。衣服鞋子,够用够漂亮就行,再好的名牌,也一样只能起个保暖作用,起个装饰作用。
我们要做到环保出行,节约一点能源算一点的好习惯。不少现代人,出行已经有车代步,正如最近一个新车的广告,买瓶酱油,都要开车出去,这就是一种严重的浪费。我们应该从步行开始,走路可达的地方,就开动双脚,既锻炼了身体,又节约了能源,一举两得。
正所谓再有钱,只能睡一张床,再有钱,也只能穿一双鞋。让我们身边做起,培养好全民节约的社会风尚,反对铺张浪费。
节约心得体会【篇8】
古人云,节俭为德,奢侈为恶。告诉我们节俭是善行中的大美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邪恶。古今中外,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要想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勤俭节约。因此,学校最近开展了一系列勤俭节约活动,并发布了一项提案,要求在学习和生活的每个细节中自觉贯彻勤俭节约。
是的,作为与时俱进的小学生,我们要以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情怀和时代的责任感,继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从一点点努力做起,在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贯彻勤俭节约,比如教室及时关灯,水房用水后及时关水龙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己的岗位做起。请记住:你我都是波涛中的一滴水,无数滴水汇聚成一片壮阔的大海!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当无数的限制结合起来,就是无限的,就会有无敌的力量!回头看看从我们身边流走的每一滴水:你我洗碗、洗脸刷牙、洗头洗澡上厕所的时候,我们节约了吗?回顾一下每一个从我们身边流走的千瓦时:当你我使用电灯、电话、电脑、空调、复印纸时,我们是否省钱?如果我们从今天起节约一粒粮食,我们将节约一片肥沃的土地。节约一滴水,就是节约一个清澈的湖;省一度电,等于省满一个矿;拯救一张纸就是拯救一片美丽的森林。省吃俭用就是创造财富。
穷则勤俭,富则勤俭。俗话说:“坐好吃饭。”历史上今天花钱,明天上街乞讨。例子并不少见。今天,随着我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勤俭节约的精神内涵应该更加丰富,而不是被抛弃,勤奋、这种古老的美德。
古今中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艰苦朴素作为一种美德。联合国特别将10月31日定为勤奋日,时刻提醒人们在新世纪坚持艰苦朴素的美德。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大到整个人类,想要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它”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计生、治国,都得勤俭持家。李商隐有句名言:“回首昔日圣贤和家庭,成功是由于勤奋,失败是由于奢侈。”历史一再证明了这个真理:没有勤奋、节俭和努力工作。精神支撑的国家很难繁荣;一个没有勤俭持家支撑的社会,很难保持长期稳定;没有勤俭节约的支持,一个民族很难自立。
勤奋是一种伦理,是一种品格,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美德。提倡节俭,理性消费,增强节约意识,杜绝铺张浪费,量力而行,让大家把节约当成一点点努力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努力把我们的校园建设成节约型校园!
节约心得体会【篇9】
电,是光明之火;电,是绿色的能源;电,是我们忠实的朋友。它和我们的生活形影不离,哪儿需要它,它就会在哪儿发光发亮而毫无怨言。可它又被称为“无牙老虎”,如果我们不小心触摸它,它会把我们“咬”伤,有时使用不当,还可能会造成火灾,夺去人的生命,将财产化成灰烬。由此可见,电又是多么的可怕!但是,只要我们能多点了解它的特性,并合理地使用它,它又会温柔地、无私地为我们人类服务。
在我们中国,由于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用电量越来越大,所以电就成了紧缺的物资,越来越紧张,我们这里,去年就常常拉闸限电。特别是大热天,日常生活中最需要电的时候,却常常拉电,而且一拉就是半天以上,害得我们叫苦连天。可是,没有用,电还是给照常拉掉。所以,我要奉劝那一些还不懂得珍惜用电的人,你们一定不要再像以前那样浪费电了。春天秋天还要开到空调,夏天空调打到十来度,宁愿晚上睡觉盖棉被……电灯开着睡觉,通宵不灭,还会振振有词地说:“我会付钱。”请问,有钱就能够买到一切吗?有钱能够买到电吗?
让我们要好好珍惜电,好好珍惜能源资源,更要好好保护赐给我们这个财富的地球!
节约心得体会【篇10】
今天,我刚吃完饭,从食堂出来,看到一个小男孩拿着一个包子,咬了一口,随手就扔了,我见此情景就赶紧跑了过去,要劝劝那个小男孩。“小朋友,你是几年级的啊?”“我是四年级的,你要干什么呀?”“你不应该把没吃完的包子扔掉呀!因为那是粮食呀!”“我想扔就扔,不用你管!”“你这么说就错了,因为那都是农民们脸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吃饱了,再吃就吐了。再说了我扔包子关你什么事,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你这么说就错了,粮食的用处可大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除了可以吃,还可以做酒,制做味精。如果钱是宝,粮食就是宝中宝。现在生活虽然好了,但是也不可以浪费啊!假如我们一天浪费一个包子,全校所有人一天浪费多少多少个包子,一年能浪费多少个包子呢?就从小事说起吧,浪费东西就是浪费钱,你知道父母挣钱有多么不容易吗?”“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浪费东西了!”“我希望你按你说的做,再见!”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了现在的人太浪费了,我也做过这样的事情,比如说有了一个东西再买,再买的东西就故意弄坏了。我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不再浪费东西了!
当你捧着喷香的米饭、吃着雪白的馒头、端起美味的面条时,你是否知道这是农民伯伯顶着烈日辛勤耕耘换来的。粮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盛饭要适量,吃多少盛多少,把我给大家提一些节粮的方法:碗里的饭吃干净,做到不随便剩饭剩菜;不偏食,不挑食;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带回家;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同学们,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让我们以节约为荣,让节约成为一种时尚,让节粮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中国人口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千万亩的速度在消失。我国东部60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75亩的警戒线。而我国由于设备和管理落后,粮食在收获、储存、调运、加工、销售和消费中的总损失高达18.2%,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产后粮食约有850亿公斤被白白浪费掉。稍微关心时政的人都知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且进口数量逐年增加。
在每年为此花费巨额外汇的同时,粮食安全问题也已经成为从中央高层到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触目惊心的浪费粮食现象,更令人担忧。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有必要从一粒米上节约吗?有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表面上看,掉几粒米是小事,可世界上的任何财富,都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珍惜这种创造的成果,不仅是对社会财富的爱护,也是对劳动的尊重、对创造的尊重、对劳动者的尊重。粮食是劳动者付出辛勤劳动、大自然消耗大量资源产生的财富,浪费它就是白白丢弃劳动成果、无端牺牲生态环境,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一位学者就曾指出:“可持续发展,这句话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粮食。”
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丢弃的是对劳动人民的一片真挚情感,丢弃的是做人的一种品格和精神。我国现在还不富裕,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有将近3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人皆有食,也并不是每个公民都曾实现了的梦想。世界性缺粮的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不会得到根本转变。因此,浪费一粒粮食也是很可耻的行为。
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有了节约意识,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尊重劳动成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自觉意识。珍惜粮食吧,这是在珍惜你的生活!
建设节约型社会,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