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们是这样被洗脑的

来源:知库网

《玩出了名堂》是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片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一个“玩”字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如果孩子们能通过文章的阅读学会像列文虎克一样会“玩”,“玩”中观察、“玩”中 思考,那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教育境界。

文章在第三段结尾这样写道: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文章到此处,本应戛然而止,最多再在后面加上发现微生物世界在医学等学科方面的重大意义。

可惜,作者却狗尾续貂地加了第四段: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读了第四段的最后两句话,我们是否觉得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无非是获得了虎“皇家学会”“英国女王”“俄国沙皇”的赞许和垂青。在孩子和普通读者简单的心里,“皇家学会”也好,“英国女王”也好,“俄国沙皇”也好,都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当官的”。中小学教材里,这样的文章挺不少。我想孩子们读多了这样结尾的文章,以取悦当权者为人生阶段目标,以做当权者为终极目标的理想也树立起来了,这也是孩子们长大择业公务员热高烧不退的原因之一吧?

附:《玩出了名堂》原文

荷兰的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

列文虎克的工作是看守大门,并定时到钟楼去敲钟。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待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