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头号玩家》:如果整个世界是一场游戏

来源:知库网

四月第一天,走进IMAX影院去看了《头号玩家》。

虽然并非资深的斯皮尔伯格迷,可能无法对电影中的彩蛋如数家珍,但观影过程中随着对电影情节的一步步沉浸,我产生了一个有些诡奇的想法:假如我们生活的世界(即所谓的现实)也是一场游戏,我们又该如何自处?

电影中游戏OASIS的创始人Holiday是如同造物主一般的存在,他设计一切游戏规则,为人们搭建游戏场景,设定游戏目标,让所有玩家在这个虚拟世界获得在现实中得不到的满足。游戏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游戏有设计开发者,现实如果有主宰,那么他又依据什么来创建这个世界?

Holiday

电影中获得三把钥匙的人将是最终赢家,而这三把钥匙是对智慧和道德的多重考验。在开场时,Holiday说所有答案都在他的头脑里,他将所有相关记忆以博物馆的形式向全体人开放,于是人们都费劲心思去揣摩研究这位造物主的内心想法,当人们进入某种游戏时,其实已经潜在地认同了这位开发者的逻辑,要想顺利游戏,就必须循规蹈矩地遵守一套规则,如果这位开创者是一位智者,那当然无可厚非;可是如若不是,那么错误的欲望目标,错置的动机方向,都将会把群体对目标的狂热追逐演变为一场灾难。

要想获得第一把钥匙,人们需要从起跑线到达终点线,然而这不仅关乎速度,还包括沿途的一切障碍,这种时候比的不是无所畏惧的英勇,也不是无可匹敌的力量,因为所有强大最后都是因为自身的力量而招致毁灭,这道理就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相似,最后的最后一定还会有“山外之山”的力量在终点伺机将其彻底粉碎。被毁灭的原因是因为毁灭对象的目标太大,太好瞄准,这是之所以向外扩充不如向内提升的原因之一。当电影中帕西法尔悟到秘诀开始倒车时,他顺利进入了另一维空间,再也没有什么力量阻挡他全速狂飙,那一刻脑海中闪现出了道德经中的“反者道之动”。多年来,人类不断向外探索,现在不但已经拥有遨游宇宙的能力,还在憧憬着有朝一日地球毁灭后移居火星。可是人类对地心、对海底世界的知识有多少呢?人类对人类自己身体和心理的知识跟宇宙知识比起来也相形见绌,甚至汪洋恣肆地狂想一下,人类打着地球不宜居就去火星改造家园的如意算盘,但假如火星也是上一个地球呢?如果火星也只是被火星人废弃的一个地点,而火星人已全部移居地下呢?当然这只是一种随意猜测,但人类显然不是宇宙最有智慧的生物,跟同等重量级的地球生物较量较量拼个你死我活还能力尚可,但想玩转宇宙,道行可还远远不够。其实倒退也并不意味着就是一种退步,而是为了摆脱一种躁动不安的欲望,真正回到关键问题的中心,宁静才能致远,心无旁骛才能如有神助。老话说欲速则不达,而以退为进是不要自乱阵脚,守住本心,和更大的能量中心连接的方法。

第二把钥匙关乎勇气,只有克服了心中的恐惧,才能不留遗憾,也才能找到心中所爱。我们不想面对的事情里往往藏着真正的宝藏,可如果不踏出关键的一步,就什么也找不到。不管是种种恐怖的情节也好,还是神出鬼没的埋伏也罢,令人恐惧的是不确定和未知。因为无法确定每一步必须要付出多么巨大的能量,同时无法知道付出会不会有相应的回报。Holiday因为没有与Kate共舞一曲而遗憾,他小心地把这名字藏好等着有心人发现这个充满深情的小秘密。很多恐惧在揭晓的那一刻也终究会成为过眼云烟,可是如果永远让时间定格在怯懦的那一秒,所有记忆就只能原封不动地停留在原地。片中Kate和僵尸们跳着舞等待着解救者,而现实中却是软弱的人在犹如崖边的过去里凝望,因为无法回去而独自抱憾。这里电影中完成了五人组队,成员构成设置上也很有世界意味,东方人和西方人,小孩和年轻男女,背负着共同的使命,代表着各自的文化(比如早慧的和长于机械的),在挑战中分别取长补短地发挥实力。

另外四人

第三把钥匙要人们记得这是个游戏。当所有人清楚了自己的目标,明确了自己的敌人,一场厮杀在所难免。一个人over了就会有无数的钱币喷洒出来,而杀人、撞车好像变成了一项特别有成就感的事,速度和激情并行,让人杀红了眼,抢昏了头。人们似乎更愿意相信能量有限,只要别人的少一点,我的就多一点,如果想存活,就必须尽可能多地夺取他人的能量,实力强大的玩家能够碾压一切,也能召唤最强大的法器,却万万没想到获得胜利最后靠的竟然是四两拨千斤的小伎俩。有时候目标过于明确清晰反而会成为一种干扰,因为它永远像一个不死的幽灵,唤醒人的焦虑情绪;它也是一个一直无法屏蔽的背景音乐,让人没办法专心于眼前所做所想,反而忽视了不起眼的关键信息。享受过程,说起来好像一点不难,但难点在于能不能暂时忘掉输赢,忘掉目标鬼魅般的不断骚扰,安住于当下一刻,因为现实不可跳跃,也不能省略,所有真实可感的瞬间串联起来,才是现实的意义所在。

三把钥匙合成,Holiday为了考验Wade设置了一重幻境:所有权转移的签字证书。这是另一种专制和垄断,无论对于一个游戏,还是所有游戏玩家而言,重要的是有乐趣的体验,当现实满目狼藉逃无可逃,一个充斥着铜臭味的游戏又能是什么庇护所呢?也许不管游戏发展得多么炫目,一个好游戏让人获得幸福感的宗旨始终不会改变,它高于真实,却不离真实须臾,那就是很平凡很单纯的快乐。Holiday离开了真实世界,但和儿时的小男孩仍然生活在那间洒满阳光的小屋子里,安静而温暖。

Wade

戴上VR眼镜的体验很多人都有过,它可以让人一瞬间沉浸在眼前世界里。人有五感:眼,耳、鼻、舌、身,VR可以让人至少充分占据其中两项感觉器官(视觉和听觉),这就足以让人认为是真实,大脑其实比我们想象中更好骗,如果感觉模拟得足够逼真,大脑就会混淆真实和虚幻。当电影里所有人都带着眼罩在街边疯狂厮杀时,游戏里刀光剑影,而真实的肉身在现实世界对着空气砍砍杀杀,这场景看似可笑实则可悲,如果这时身体受到攻击是没有一丝防御的,因为除了眼睛以外,所有身体部位都暴露在无保护状态的盲区。而Wade一行人则是在行驶的汽车里斩五关过六将,游戏里没人知道他们此刻正在真实世界里遭遇着什么,这种现实和游戏的分野赤裸裸地暴露人类的脆弱,所以宁愿在游戏里被杀死,也要保护好自己真实的身体。谢天谢地,反派是个竟然有点笨得可爱的家伙,追杀计划没有成功,加上主角光环,一路各种开挂占尽优势,或许玩游戏的人毕竟童心未泯不至于太恶劣,这句话也有点道理吧,结局还是尽如人意。

回到主题,如果我们所处的世界也只是一个全息图投影的大型益智游戏,我们看见的才真的存在,那么什么才是对于这种生活真正重要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规则,不懂规则的玩家不是一个好玩家,这些规则更类似于人们所说的规律,拨开现象,关注本质,然后顺乎规律而行。其次,我们要分清什么可再生,所以可有可无,比如金钱和名利等,这些散尽还能复来;什么至关重要,不能大意,比如健康和品质等,这些让人在关键时刻能偶尔应付一两次的超长待机,甚至意外赢得重生不死的机会。最后,我们要懂造化天地者之心,有些人相信神袛,有些人敬畏自然,我们常常选择和树立一个标准,然后持之以恒地坚守,在不断接近这条终点线的道路上演绎幸福。

生活如果也是一个打怪升级的游戏,它不会只有善良的玫瑰,也会布满拦路的荆棘;生活如果也是一场胜者为王的比拼,它不会让嚣张和掳掠得逞,它不会让“德不孤,必有邻”的希望落空;生活如果也有一个幕后之手在操控,他不会愿意看到人们厮杀出丑而以此为乐,他会期待看到人们都从每一门苦难课中毕业,最终收获“头号玩家”的荣誉桂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