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提高效率就是为了追逐金钱、享受生活两不误

来源:知库网

一、如何在工作中高效的学习

你是否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对工作岗位的人、事、物等诸多事情尚不摸门?

你是否参加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个岗位并不是自己的真正理想,想要考研?学外语?

你是否在经年累月的工作中,感到自己日渐被掏空,急需充电?

你是否认为辞职去全职学习投入成本实在过大,想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以上这些疑惑,我也曾经遇到。

2013年,我生活在一座北方的二线省会城市,就职于一家传统型行业的国企,说起来也是世界五百强,可惜岗位与我自身的专业背景、个人兴趣均相距较远,而且庞大的组织机构,几乎让人看不到短期内有任何转职或晋升的可能性。

那一年,我打算去考研。

对于相对保守的北方家庭来说,从省属国企辞职是一件自毁前程的事情。即使考研是一件听起来积极向上的事情,但依然不足以成为从国企辞职的正当理由。于是我第一次开启了上班、学习的双轨制生活。

初面临双轨制生活,心高气傲之人难免会看低这种生活状态的难度,认为无非就是忙一点,自己一定hold得住;而玩心重一点或悲观色彩多一点的人会认为这样的生活压力太大,自己根本扛不住。

不管是哪一种自我认知,最后都会发现成功的实现双轨制生活绝非没有可能,可也绝不是能轻而易举达到的境界。即使是我们最劳累的高三,哪怕一天学习长达12小时以上,终究也是单轨制生活,即只做学习一件事,无需关心工作、挣钱、家务等其他事项。

而学习本身需要形成一个闭环,即知识输入——理解、实践——复习、归纳——吸收、内化。光看几遍书或者听几位老师在耳边絮絮叨,本质是学习不到任何东西,最多是满足了自己渴望学习的心理以及拥有看起来很像在拼命学习的架势,实则没有任何精进。

在上班的同时,准备四门考研科目,莫说英语和政治需要投入相当量的时间去背诵、记忆,单是两门专业课也需要翻阅若干本书。

怎样巧妙合理的利用时间就成为眼前最大的课题。

1. 善于在工作时间内“偷时间”

由于我当时身处大型国企,微微吐槽一句,国企毕竟还是比较大锅饭的工作单位。在完成工作之余,利用闲暇时间在课本上划重点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任务。即使工作单位不似我这般清闲,我相信利用午间休息、上下班途中的时间,大致浏览一下课本的目录,头脑里形成对课本内容的总括并在每一章节标注重点,也具有可实现性。

请注意:勾划重点不代表你已经吃透整本教材,更不代表你已记住且能运用这些知识点。完成这一步,最多算完成了对知识的接收。在完成这一步工作之后,依然要继续利用那些可利用的碎片时间,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关于知识如何记得住,我个人不建议一开始就反复抄写重点内容,一来,消耗时间,二来,消耗体力。俗话说得好“不怕慢,就怕站”,理解和记忆不在于第一天要记住五十页内容,三天整本书背完,而在于持续记忆。哪怕每天只记住一页内容,第二天继续保持这样的频率,坚持才是胜利,要打持久战。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摸索自己的记忆规律,如:哪个时间段头脑最清醒,哪个时间段对哪个科目更敏感。越了解自己,越事半功倍。

理解与记忆必然是个反复的过程,只忙于背诵而不去理解内容,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所有信息在脑子里乱成一团,感觉半是清醒半是醉,所以一定要完成归纳总结!归纳就是将自己头脑里的知识进行再整合,以自己的方式列出大纲,之后丰富每个纲目的具体细节。这个过程中就必须动动手啦,再次搬出老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经过持续的反复记忆,最后再一次理清逻辑并书写一遍,怎么可能还会千头万绪全无章法。

以上这些内容在充分利用工作的闲暇时间及下班后的2~3小时,完全有可能完成。至于说“我的工作根本没有闲暇时间”、“下班后只想躺着”等情况,我也只能讲或许是你想要改变的程度还不够强烈,要相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2. 钱要花在刀刃上

不管是考研、学外语或是职称考试、技能学习,有时候靠自学难免不扎实。报个辅导班,一来有助于心理上产生自信;二来因为投入了金钱,可以起到一个督促学习的作用;三来确实可以明确重点内容、考试题型等具体事项。

现在已经是2017年,21世纪第2个10年都已走到尾声,互联网教育真的很发达,不似我们儿时,单是补课路途就要耗费个把小时。为了避免打广告的嫌疑,此处不提我当时所选网校,只要善用搜索,一定能在网络上搜索到自己需要的各类课程。只要能够克服自己上课开小差,动不动就想看QQ、刷网页的习惯,在线教育绝对是省时省力、随时随地的最佳选择。

个人建议在报名在线辅导班前,可以多找几家不同的在线教育机构,对他们的口碑、课程内容、课时总数、学费等方面进行一个横、纵向的比较,理性选择对自己来说性价比最佳的课程。

可以说只要不是抱着自己骗自己的态度,在线只是形式,教育仍是核心,认真学一定有收获。如今网页端、客户端的多屏互动,更是便于学习。当这世界都在努力帮你创造方便、节省时间,剩下的事情真给看自己。

以上是我常用的在线教育网站

最后说两点,在时间无比珍贵的时期,家务和社交的时间必然要减少。

我在备考研究生时,家务只做清洁地面和使用洗衣机洗衣服,饮食方面可考虑花一些金钱来保证自己的健康和体能。

对于朋友发来的非紧急信息应是在统一时间内回复而非时刻秒回,如需聚会,尽量多组织关系不错的朋友们大集合,这样既联络了感情,又减少了因频繁与不同朋友聚会而消耗的时间。不必过分担心朋友会因你减少聚会量而疏远你,真正的朋友永远会支持你积极向上的选择。如果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无妨在朋友生日或纪念日等有意义的时刻,利用微信等社交方式,为朋友送一杯咖啡或预备一些小惊喜,以此表达对朋友的重视和关心。

3. 不要拖延,立即将各类信息分类保存

双轨制甚至多轨制生活,最让人感到心累的即是各种不同领域的信息太多,大脑运转不过来就会全部淤积在脑子里。所以千万不要拖延,接收到任何新信息都立即将它们分门别类的保存。

比如工作、备考同步进行,电脑、手机、平板等一切设备应分别建立两个文件夹,“工作”文件夹内可含有“会议、报告、进度”等相关子集,“备考”文件夹则可含有“政治”、“英语”、“专业课一”、“专业课二”等子集,每个子集下应根据内容再细分。

将知识进行分类管理,一方面有利于查找、复习,另一方面分类的过程本身就是再一次的逻辑梳理,有助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更清晰。

在处理网络课程、音频或视频课程时,整理方法也大致相同。没有必要时刻准备抄写课件笔记或记录老师金句,可以使用截图功能或手机备忘录等方式快速记录并把这些内容归类到相应的文件夹中即可。

对于纸质版信息,既可以将纸质内容通过拍照等手段电子化,将其归档在电子设备文档中,也可使用风琴夹等收纳包进行归类整理。

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将理论运用在实践中才是根本目的,以上三种方法是我经过实践并确定其具有可实现性。我在2014年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在研究生求学的过程中,继续以“偷时间”的方法依托互联网教育,学习了一些日语、韩语、粤语、美妆、美体按摩等我感兴趣的内容。

方法到底灵不灵,无妨自己试一试。

二、提高效率的“神秘道具”

1. 善用云笔记

不管是使用印象笔记还是其他品牌的云笔记,这都是你值得拥有的一个应用。虽然现在的智能手机均支持云保存,可是网络课件的截图、纸质版内容所转拍的图片、长期无规律的保存在手机云端,内容还是杂乱无序。而云笔记可以建立不同的文件夹并将内容有序的分类保存,更可以添加标签、时间、地点等内容,查找内容更为快捷方便。

几款常用云笔记软件

2. 善用互联网工具

可能你不是统计专业出身,更不是设计专业出身,可日常工作却需要你做各种表单,处理各种数据,还要做精美PPT。遇到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更是搞得自己心如乱麻。其实何必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现在的互联网企业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大量网站能够分担你的焦虑。

以上是我常用的素材网站

3. 善用效率手册

虽然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但是想要彪悍的人生,大多数人还是需要规划。

如果将人生比作一场游戏,恋爱养成类也好、对抗打怪制也罢,我们内心首先要明确自己迈入的这场游戏,宏观图景是怎样的走向,几步走才能达到最优结局。效率手册正是起到“以实现远景为终极目标,将升级任务分配至当下每一天”的作用,以此来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走向目的地。

我曾经是非常不善于使用效率手册的人,一方面感觉自己每天没有那么多重要事项需要逐一记录,另一方面确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不了几天就本本丢一旁。直到我需要同时兼顾两件事乃至三件事时,我忽然发现依靠自己的脑子有时根本捋不清事情的先后顺序应该如何安排,甚至会遗忘时间节点或相关需求。当你捋不清头绪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将它们一件件写下来,再以事件的轻重缓急、时间节点的先后顺序等方式进行安排和部署。

趁早效率手册

4. 善用思维导图

我个人很偏爱在整理头绪和线索时绘制思维导图。当你一个人头脑风暴时,层出不穷的小火花不及时记录就会转瞬即逝,而这些小火花是从哪一条思路产生,未来会引爆如何的结果,都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快速记录。思维导图界有诸多精美派的灵魂画手,也有相当数量的软件应用,我个人的画风大约可以称之为野兽派…更追求记录实时想法而非精美雕饰。事实上,在绘制思维导图时,画得或精美或简洁都没有任何问题,毕竟工具存在的根本意义是为了更便捷地服务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思维导图示意图

5. 善用番茄钟

在高速的现代社会,专注似乎越来越难。虽然“心流”这个概念时下很火,可是能够体会到“心流”的人却并不多。练习专注成为了许多人不得不面对的功课,番茄钟应该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如果担心专注1小时、45分钟会错过微博上的热点、微信里的朋友圈,那么就从练习专注25分钟做起。每一个专注的25分钟之后,给自己5分钟的自由时间。在训练自己专注的过程中,一旦体会过专注状态所获得的宁静与平和,那颗环顾四周颇茫然的心便会逐渐沉静,专注的能力也就不再那么难以企及。

巧用番茄钟练专注

6.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只要你不是“独角兽”就需要跟同事、同学等人群接触,现代社会人人皆有压力,做一个能够控制情绪,善于聆听,注意说话语气和沟通方式的人,对你的工作和学业都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人们不会想和一个难以沟通、尖酸刻薄、遇事喜欢歇斯底里的人合作。“如果你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就一起走。”,身边有能够一起前行的伙伴,在疲惫劳累时,愿意彼此鼓励、相互分担任务,这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快和小伙伴一起组建“勤奋”俱乐部

。如果实在是懒癌末期,可以与志趣相投的小伙伴相约一起使用这些工具,形成一个良性互动,以此来督促和鞭策自己。

或许有一些人会认为这些方法、工具是反人性,妨碍和减少了日常生活中的快乐,目的是将每个人都训练为工作狂。我想说的是我始终坚信:学习是为了工作,工作是为了生活。我使用这些方法和工具是为了以最高效的速度完成任务,从而可以让我在工作以外的时间尽情玩耍。当然,有些朋友确实是高效完成工作之后,利用节省出来的时间快马加鞭地开启下一项工作。不管哪一种选择都无关对错,提高效率只是为你提供了尽情玩耍或卖力工作的可选择性,而无论何时,有选择总比没选择好啊。当你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时,或许就意味着能够有机会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