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十四天的打卡,自己居然坚持了下来。谈不上很大的蜕变,但的的确确,感觉到自己有了些许的变化。无论是财报的理解,还是思想的提炼总结,都比以前上了一个台阶。
今晚,在打卡营结束之际,谈几点个人体会,以作留念:
一、放轻松别害怕
前日看到一条微信,内容直击心灵。说是摄制组问11000个人一个问题:“是什么阻止你成为想成为的人?”摄制组估计人们会说:“是时间、是精力、是懒惰、是拖延、是放弃、是不够坚持、是没人支持、是没有动力等等”但结果却让摄制组无比震惊——人们说得最多的答案,与这些毫不沾边,回答最多的是——“害怕”。“害怕自己做不到,害怕结果不理想,害怕不如别人好……”因为害怕,我们一开始就选择了拒绝。
生活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害怕,我们总是不敢迈出第一步。这次报进化营,我一开始也是打算放弃的,因为怕自己完不成每日“500~800”字的打卡任务。很庆幸,小煦老师鼓励了我,让我勇敢迈出了这一步。正如顾城的诗所写:“你说,你不爱种花,因为害怕花一片片凋落。所以,为了避免一切的结束,你拒绝了所有的开始。”是啊,我们不能因为害怕,而拒绝所有的开始。勇敢迈出第一步,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
二、傻傻地坚持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并非他有多少卓越,或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他们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就像赵老师说的一万小时定律,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朗朗从小到大每天要练近6小时的琴;乔丹日投篮10000个,坚持铸造了成就。
在这个世界上,最远的路是“捷径”,最近的路是脚踏实地地坚持。十四天,不要考虑自己文笔如何,也不要考虑写得对还是错,我只管去做,傻傻地坚持,按照课程表的安排,每日坚持看书、听课、打卡,把所学内化成思想以文字的形式输出。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一件事,但我做到了。
三、做让自己感到痛苦的事
美国名校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教授到访北大的时候曾提到:“芝加哥大学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是——做困难的事,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做那些困难的事。” “没有难度的事情做来干嘛?”这也是春亮老师经常挂在嘴边提醒我们的一句话。
我们在一个舒适区呆久了,就像温水煮青蛙,会失去进取的动力。所以,时刻要警醒自己,不要在舒适区待太久,要冲破围墙走出去,去尝试做些新鲜的事,让自己眼界变宽,应对能力变强,整体素质提高。天下之事,为之则易,不为则难。
四、与牛人同行
你接近什么样的人,就会走什么样的路。与牌友在一起只会催你打牌,与酒肉朋友在一起只会催你端起酒杯,而与成功的人在一起会教你如何成功。
我们的打卡营里牛人辈出,每次翻看同学们的文章,虽然自行惭愧,但却学到很多。同学们朝气满满的样子鼓舞着我,也感染着我。春亮老师的金句点评也经常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每天的打卡活动,从抵触排斥逐渐变成了自觉自愿的喜欢。
十四天的时间眨眼而过,有收获也有不舍,感恩春亮老师和小煦老师的辛勤付出,感恩同学们的鼓励和陪伴,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这十四天的情谊却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生命里,祝愿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工作、生活开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