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店里,一位顾客和我聊天谈起了保险,说她一朋友被保险公司给骗了,五年前投了一份理财险,业务员当时说五年交完钱就可以提出来,结果今年着急用钱,保险公司却说,如果现在提出来是违反合同,得瞎不少钱。朋友当时就火了,这不是纯粹在忽悠人吗?明明业务员信誓旦旦说五年可以拿出来,而且还有利息,怎么到头还得赊钱?于是在保险公司大闹了一通,差点没招来警察,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顾客总结性地问我,保险这东西,是不是不懂就不能碰?
我笑了,好歹我曾经做了挺多年保险,今天有必要给你免费普及一下保险的基础知识。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保险不是骗人的。它是合同,是一纸契约。既然是合同,必是约束双方,自然具有法律效益。
不过,保险合同的签署在一般情况下,是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以中介的形式与客户面签,这就决定了绝大多数的客户购买保险是因为对当时业务员的信任,而非保险公司。
所以,选择什么样的业务员是需要谨慎的,毕竟保险责任履行得经过许多年甚至一辈子,一位业务人员对客户售前,售中和售后的服务是否到位,甚至可以影响一份保险合同的质量。
个人建议,购买保险最好选择从业五年以上的保险业务员。保险不是实物,它销售的是未来,是万一,是必然发生的不确定风险,顾客的购买欲完全需要业务员的描述激发。
初级的业务员卖的是某个保险产品,而高级的业务员销售的是人生问题,任何产品只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注意,卖和销售是不同的概念。从初级的卖到高级的销售,业务员需要在市场中一步步历练,累积经验,从最初的感性到慢慢理性,不断感悟沉淀,这需要时间。
所以,从业五年以上的保险业务员,至少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会根据客户的不同情况给出相应的保险计划,而不是很粗糙地去推销某个保险产品。
不能否认的是,即使到目前,很多保险公司业务员的素质仍旧参差不齐。因为每个月每个季度都有考核任务,为了业绩,夸大其词者并不少见。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理财险,相对于银行利息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很多人对保险理财途径开始有兴趣,这无可厚非。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购买理财险,因为保险是有顺序的,家庭资产配置各分比例,只有在家庭成员的保障全面足够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购买理财险。
比较通俗的解释就是,一个经济条件较差的人想买昂贵的非必须品的貂绒大衣,貂绒买到了,家庭其它必要的开支怎么办呢?
理财险作为家庭资产配置顺序偏后的一环,很多人在只有最基础的社保甚至连社保都没有的情况下却选择了理财险,显然是不理性的。
其实保险最基本的作用是保障,理财只是衍生出来的附属品。保险不同于基金股票,理财利益后期才能显现。但是,很多业务员为了迎合客户快速盈利的心理,夸大其词,对保险的收益预测很高。
收益率只是测算,并不体现在合同里。而客户往往听信了业务员的高收益承诺所以签字画押,当然,也为日后的纠纷埋下了伏笔。
实际上,保险理财的真正意义在于资产保全,一个人有多富有,不是仅仅看现在,还要看将来为子孙留下了多少。
保险有避税和避债的功能,比如说,一个人开了一家公司,因为各种债务问题宣布破产倒闭,如果他前期购买了大量保险,保险所得与债务无关,他可以通过保险登山再起。因为可以保单贷款,尤其是理财险,甚至可以贷出净额的90%,这也是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土豪一掷百万千万甚至上亿购买保险,他们的目的不是保障,真正是保全资产。
如果人不能把控未来的风险,那保险就始终必不可少。保险没有好与不好,只有适合与不适合,客观找到自身的保障缺陷,对症下药,保险的作用才会体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