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个特别有名的棉花糖实验,让4岁的孩子待在一个房间,告诉他们,棉花糖可以随时吃,不过,如果等到实验人员回来再吃,就可获得更多的棉花糖。
实验开始,有的孩子立即大口吃掉;有的坚持了一会,最后没忍住;有的孩子不断用唱歌、自说自话的方式转移注意力,坚持到最后,得到了更多棉花糖。
实验结束后对这些孩子跟踪调查发现,能坚持的孩子明显比其他小孩更优秀,更受人欢迎、工资更高等等。而那些立即吃掉棉花糖的孩子,人际关系较差、不善于应对压力、注意力不够集中……
那我们该如何去规范小孩,让他们自己养成自律的习惯呢?
大宝五岁了,正上幼儿园小班,每天放学最开心的事情是给妈妈展示贴在额头上的五角星贴纸,“妈妈,今天我吃饭最乖,老师奖励给我的。”“妈妈,今天我睡觉没有吵吵闹闹,老师奖励给我贴纸。”...
没错,没有哪位小朋友不喜欢贴纸呢,而且是老师奖励的。回家每次把贴纸贴在墙上,然后经常路过,会去数数,一共有多少帖子了,没有贴纸的日子,大宝还会跟妈妈解释,今天幼儿园每个小朋友都没发贴纸。
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首先要从延迟对孩子需要的满足开始。心理学实验已经表明,自我控制能力最早出现在宝宝6~12个月,而4岁则是自我控制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所以,从孩子很小时家长就要有这种意识,不要总在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愿望,适当延迟满足孩子欲望的时间。也不要让孩子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注意培养宝宝抵制诱惑、克制自己的能力。
自律然后对待集磁贴更是神圣一样的事情,经常来示好“妈妈,我今天乖吗,是不是给我一个磁贴?”“今天睡觉的时候还要玩玩具,所以没有磁贴。”然后认真点点头,第二天还会想起来这个“妈妈,今天我乖乖睡觉了”我就明白过来然后给他贴上磁贴。发现很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