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作品:
7月18日
法国航空
回程乘坐法国航空班机。也许是因为中国旅游大军立志要扬威于海外,足迹播撒全世界。所以此航班配备了华人空姐,为乘客提供汉语服务。
机舱内部空间宽敞,比来时要舒服一些。还给每人免费发放眼罩、耳机(看电影使用。来时飞机上的电视为悬挂式,N多人看一个,也没有选择权。现在的飞机上是每人一台电视,装在前排座椅的后靠背上。可看电影、玩游戏、看地图、操作空调和照明……)等必需用品。
另外还发了一份菜单,上面有10种法国套餐、10中中式套餐和10种饮品以供选择。看似非常人性化,也着实令我兴奋了一番。实际情况是:饮品可随意选,套餐却只有两种(中法各一种)。而且名扬天下的“法国大餐”没有想象中的好吃。
飞机上还有婴儿专床——专门用于放婴儿的盒子,这也比来时的情况要好许多。记得在来的时候,那个哭天喊地的混血胖小孩完全占据了父母的座位,使得他们只能在过道里躺了一晚。
迷迷糊糊地不知睡了多久,被“开早饭”的声音吵醒了。打开舷窗遮阳板一看,地面上是一片荒芜的土黄色平原,偶尔能看见一个太阳能光辐电厂。经查阅地图得知,现在我们正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上空。当地时间应该已经是下午了。
我不敢再浪费“美味”的法国菜了,这一次点的是中餐。味道还可以,水果也算新鲜。
回国
经历十几个小时的漫长旅途,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首先有感觉的是手机,短信提示声响到爆表,信号也久违的满格了。
外国人在排着长队等待入关,就和我们初到伦敦一样。我们这些合法公民走的是本国人入境通道,快捷便利。只要刷一下护照和面部确认(小型的考勤机)就行了。认领行李也很方便,主要是行李箱颜色与众不同。
我们要去西客站换乘高铁,较为简洁的方式是乘坐机场大巴。一出机场大厅,北京的湿热扑面而来。由于长时间待在高寒国家,这样的天气真有些不适应。抬眼望天,算了,不说了。
北京的堵车世界闻名,再加上司机忘了开空调,境况可想而知。回想在英国“精华五日游”的时候,司机不管多么冷的天都坚持开空调,每次都要提醒他关。现在正相反,要提醒司机开空调。
西客站
西客站像往日一样彰显着中国的人口优势,要想不误点就得紧赶。
我们一家在电梯上很习惯的站在右边,可是左边的通道也被人群站满了。要急大家一起急,似乎不存在谁让谁的问题。
我们回国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先吃一碗面,我们太想念中国饮食了。西客站的大厅里全是肯德基、麦当劳、吉野家……天呐!世界第一的中国饮食竟然没有。原先也不觉得有什么,现在的感觉特别强烈:吃中国饭是一种高尚的爱国情操。没办法,最后只好吃了一碗拥有外国名称的中国饮食“美国加州牛肉面”。我还对闺女说,现在终于知道了“美国加州”就是面馆的名字,和美国估计应该没什么关系。
提前半小时检票,那就赶紧吧。“提前五分钟”或许只是一个幻觉。
回家
家乡,我们回来了。
朋友开着一辆商务车来接站。由于时间紧,他车头冲里停着。现在的地下停车场车水马龙,大家都在找空子乱钻,一起奔向狭窄的出口。我们的车说什么也倒不出来了。
等了许久,情况也不见好转。我只好下车恳请后面的车辆等一等。因为前面已经堵成一片了,多走一个车的距离也没什么意思。这位司机兄弟的车技真是高超。我站着,他就把车紧靠在我的腿边。我退一步,他进一步;我再退一步,他就再进一步。始终贴着我的腿,死活就是不让路,还嬉皮笑脸的说他有急事。我当时真是无可奈何。看来素质的培养不是一两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两天的事,需要全社会长时间的共同努力。
我只好去求下一辆车。后面的车主见此情景很主动的停车了,给我们让出了足够的空间,我们才得以缓慢前行。到了出口处,因为超时43秒,需要交3元停车费(半小时内免费),我们也只有苦笑了。不知刚才那位火急火燎的哥们儿有没有赶上免费。
本市正在启动“观海模式”,外面大雨滂沱。这场雨真有耐心,足足追了我们一万二千公里。现在终于追上了,想想也实在不容易。
后来,我们就这样顶风冒雨的回到了温馨的小窝。
再后来,就是倒时差。
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很困。
推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