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等我有钱了,我就买下上海

来源:知库网

小的时候,住在西北一坐叫张掖的小城市里,交通什么的都不太方便。不知道是因为我还太小,别人说什么我也不懂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印象中全世界最好的城市就是中国北京。一直记得,那么小的我连天子脚下人杰地灵这句话都懂。这导致多年后,我出门去的第一个陌生的城市就是帝都。买一串冰糖葫芦,站在古色古香又灯红酒绿的王府井街口,莫名其妙我就做了一个上海梦。那时候,上海的房价还不像如今这般高不可攀。

许多年后,当我把儿时的梦想讲给别人,竟不断有人跟我说:那是全中国最排外的城市,就连身份证1开头的人都入不了他们的法眼,更何况你一个6都不知道到哪的人。还有人说,上海的男生生性柔软,一定不是你一个北方女汉子能接受的样子。后来,我也慢慢知道,那是座普通刚毕业大学生一年工资买不来一平米房的地方。但我从未放弃过向往,可能我喜欢的就是那种杯子碰在一起就是人民币味道的生活,纸醉金迷。

上大学时我觉得上海是最接近生活的城市,实在而又残酷。在这里,你会有穿不完的爱马仕,也会有住不尽的地下室。他的繁华会让你疯狂,就像年轻人找工作总愿意寻一个工资高、待遇好、环境优的地方。上海不就是吗?只要你能,你可以年薪七位数不加分红,你可以花别人大半月的工资在望江阁随意吃顿午饭,你可以在下班后的夜晚开着保时捷看遍外滩的夜景。同样的,如果你不能。那你就得为两个人挤一间十平米的隔板房还交不起昂贵的房租而发愁,你甚至连羡慕别人顿顿鲍鱼龙虾的力气都没有,你的时间全耗在一遍又一遍问自己为什么这个城市不再有像大学时期十块钱一顿的饭上。当他的残忍磨光你所有的激情之后,你便灰头土脸的离开,拉着你唯一的行李箱走在去往虹桥站或者哪一个站的路上。想想来上海这么些年属于自己的从始至终都没超出过这个行李箱。这时候在上海心里,你不属于甚至从未属于过他。

很多电视剧里都有一个经典镜头,背景是东方明珠,男(女)主就靠在江边的铁栏杆上,面对着黄浦江里过往的船只,面对着对岸万丈灯火,有的抱着膀子在冥思,有的已然默默留下两行清泪。是啊,这里还是一坐孤独到底的城市。我想,以前他们说的排外更多的可能是很多时候背井离乡的你孤独的觉得自己被排斥。在这个钢筋混凝土堆砌的地方,没有一寸土地真正属于你。而整日为生计心力交瘁的外来打工族们,没空交一个知心朋友,就连最亲的家人也不在身边。这种时候,我想不论是谁,不管在哪一定都觉得自己是被这个世界抛弃的孤儿吧。

可是他又是座多么鼓舞人心的城市啊。这里遍地黄金,遍地机遇。不论你是金光闪闪的海龟、普通的打工族、还是背井离乡的农民工,你都有可能在多年后吃空蝉怀石住佘山别墅。这是座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不不需要你时刻提醒自己,他本身就会给你无尽的压力和动力。说什么上海的男人生性柔软,那是你没资格遇见像胡歌那般一八几大高个颜值高、心胸广、能赚钱、又爱心、又坚韧的大男孩。

最近很火的一部电视剧《欢乐颂》讲着五个性格各异背景各异的姑娘在上海的成长和生活。剧中有一个场景,邱莹莹失恋又失业后不堪重压打电话给爸爸哭着问他,我不想待在上海了,我真的不能回家去嘛?邱爸爸的一句话深深触动我心,他说爸爸是全村第一个到镇上来的人,而你是全村第一个到大城市去的人,你怎么能回来呢?是啊,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上海不仅是一个城市,更是一种追求。这里会让我们更快地触到生活的真谛,就像邱莹莹那样。经历过低谷,会有新的工作机会等着我们,只要你有不怕被三十杯苦咖啡刺激中枢神经的决心,这会是比以前更高的待遇更好的机会。只要你能敞开心扉,也会有同你一样一起在这个大城市孤单奋斗的关关,一起买衣服陪你剪头发。当然还有像樊姐那样故作坚强替你出气斗渣男,永远给你一个肩膀一束光的大姐姐。最重要的是当你累了,走不动了,家永远在那里,在你心里。爸爸妈妈总会在你辛苦到想放弃的时候风尘仆仆来到你身边给你烙一个饼吃。

等我有钱了,我就买下上海,然后大声的告诉你我的上海究竟有多好。好到希望你也能忍过一时的委屈,擦干眼泪微笑着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