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家公司上班,你和所有人都吃过饭吗?你和所有人都单独交流过吗?
过去想这个问题时,不断问自己,我可以试试去做吗?
以前不敢奢望去做,身在一家工程公司,多数人是理性内向、深沉内敛的性格,像一片湖水,清澈静谧,深不见底。
工作中丁是丁,卯是卯,习惯于工程化思维,理性的处理工作和人际问题。
也许是新年带给新的勇气,上周,完成了我之前想过,但没做过的单独聊天,和32位同事单对单交流,得到了部门工程师的以下特点:
1.想得到能力的扩展
部门里超过一半是工作9年以上的工程师,长期在做单一类型装置,每人各做一块,重复工作较多。时间久了,虽然因为时间积累对熟悉的装置有了更多积淀,但也越来越想尝试新的装置,去宽阔专业知识面和以后的工作生涯。
在我们从事的煤化工领域,项目长期处于进度和质量的双重压力,很少能给时间给机会去做任性尝试。
2.长期加班的厌倦感
项目总在拼命催进度,一个没有完成,下一个项目已经又来到身边,给的时间总不够,能够完成主要靠加班赶出来。长期加班,造成了对加班的厌倦。
加班的总是那些人,不加班的下班也从来都看不到。
一个现状是干多干少在收入上的差别有限,激励不足导致缺少动力,还有普遍的大公司病,主动性缺失,使得活力缺位。
工作绩效如何与进度和质量匹配,是工程设计上的难点。
3.对以后职业生涯不去想
工作三年以上,多数人会习惯从事的工作。对未来的想象都是看周围的前辈,看到他们,就会想象到未来的自己。
但忽略了时代进步速度,未来不一定是我们想象的样子。也许大家都发现了,但很多一部分人不敢去想,习惯于舒适区的温暖。
4.对未来变化的不确定
煤化工行业因市场、政策、安全、环保的影响,加深了我们对未来变化的不确定。没有人敢肯定五年后是什么状态,近三五年大致能看到,但以后的以后是什么样,没有谁确定,也让这种不确定加剧了心底的焦虑。
快乐的攻城狮网上有人戏称工程师是“攻城狮”,但目前看,攻城狮的状态不好,更像“守城狮”。这里有国企体制问题,有大公司病的影响,有市场和政策起伏,但对于在困顿中搏击的我们,背着问题负重前行,在前行中解决问题,迎来新问题才是正常。
对个人言,环境给的机会会加速成长,但只是开始可以帮你在起跑线快一点点,放大到三十年的职业生涯里,这一点优势并不明显,真正决定每个人价值的是我们的终点线,不要因一时一地得失放弃努力。
成长过程中,我们都有机会,这是种小趋势,相信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做事的人。但不要被动做事,不要成为守城狮,不要忘记,进攻才是狮子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