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别着急,只要不死我们就都有机会

来源:知库网

努力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大器晚成。

1

前几天晚上十点多,同事突然在微信群里发:加班的都回去吧,别太累了,我同学的同事刚刚猝死了。微信群里突然炸开了,有同事说最近也时常感到胸疼,有的说自己颈椎病已经很严重了,差不多每个同事都在承受着身体上大大小小的不适,而这些同事大部分都是90后。

现代人很累,生活压力大,好像每个人都特别急躁,特别拼命。

从幼儿园开始,似乎每个孩子都至少报一两个特长班,音乐、美术、舞蹈、珠心算、英语数、奥数班数不胜数,周末时间被拍的满满的。每个家长都焦虑着,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看到别人家孩子十岁钢琴十级,学几种语言,恨不得一夜之间,让自己的孩子也变成神童,就连看孩子写作业都能被气成心梗。

社会上各种速成班也络绎不绝,好像所有专业、所有技能都能用30天从入门到精通。

每个人似乎都在害怕,那个比你优秀的人却比你还努力。整个社会在物质发展的席卷之下,似乎都渴望着更上一层楼。所以,我们渴望成长,我们着急学习。把自己、把孩子弄的疲劳不堪,假装着很努力,很充实,未来似乎就有希望。

可是只有当我们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才会知道,自己除了满身的病痛,似乎什么也没剩下。

2

任何东西都不值得我们牺牲健康甚至生命去换。

在畅销书《哈佛幸福课》中,哈佛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基尔伯特说:有的因素能让人变得更幸福,但它们所起的作用之轻让人意外。没错,一套新房或者一个昂贵的包,确实能让你感到幸福,但这种新增的幸福感并不多,也持续不了多久。

中国人总是过于看重物质,原因在于我们的上一辈曾经过于贫穷,没有宗教信仰,社会分层标准只有钱、权两项而已,想要成为社会的杰出人士,非富即贵。

在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下,我们经常陷入物质比较的怪圈。谁家的房子大,谁的车更豪华,谁提的包包更贵。其实短暂的物质刺激过后,你会发现,人更空虚。反倒是,你阅读了一本好书,书中的思想能对你的身心影响很长一段时间。

而追求物质的过程中,拼命对健康的影响却是不可逆的。

我有个朋友,高中的时候,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复习,准备高考,经常午饭、晚饭就是干吃一包方便面,高考结束后直接胃溃疡住院。好多年都只能吃清淡的东西,她一个湖南人,生生的把辣椒给戒了。

33岁去世的上海复旦青年女教师于娟,在抗癌日记中写道“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你,蜗居也是温暖的”。

于娟发病的两年里,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坦言后悔:“回想10年来,基本没有12点之前睡过,学习、考GT之类现在看来毫无价值的证书,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与此同时,聊天、BBS灌水、蹦迪、K歌、保龄球、吃饭、一个人发呆填充了没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个夜晚,厉害的时候通宵熬夜”。

现在癌症真的越来越年轻化,于娟、姚贝娜、罗京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的失去,并没有让大家警醒太多。我们一边感慨,一边继续重复着跟她们一样的生活,只因为我们还没有感到“生命临界点”的危机。

3

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可是,人生还有一种选择,叫大器晚成。

姜太公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卖过酒,做过屠夫。直到70多岁的时候遇到了周文王,从此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

苏洵年轻的时候,糊里糊涂的混日子,二十七岁方有觉悟,于是发奋学习。苦读十年不休。52岁时,被欧阳修赏识推荐,被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吴承恩大约40岁的时候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被选上。六年后,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浙江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50岁左右开始写《西游记》,后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万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历时7年最后完成《西游记》的创作。那时候他差不多80岁了。

4

时间是最有力量的东西。它不急不躁,不愠不火,就这样一点一滴地流淌。不要被时间追着跑,要学会把时间当朋友,把年龄当积累。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不是天才,我们并不完美,学会接纳自己,允许自己有做不好的事情。

责任、理想、追求的太多,给了我们太大的压力。同事小李是个典型的处女座,她年初的时候给自己很多规划,包括升职、亲子关系、婆媳关系、夫妻关系的相处,学习一门新技能等等,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面面俱到的完人,几乎每天都处在高压状态,只要一点没做好,她就非常焦虑。

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八面玲珑。

找到自己的优势,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然后规律的生活,日复一日的去努力,用时间帮我们累积,厚积薄发。放心,只要不死,我们就都有机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