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自从在书城漫步随手拿起这本蓝宝书看了一眼后,被里面充满反叛的言语和特立独行的思想所吸引。忍不住收购一本,前后反复看了两遍,看完后仍大呼过瘾。于是做了以下笔记供大家分享。
笔记
从0到1第一章 未来的挑战
未来的挑战1. 全球化的挑战
随着技术的进步,所谓的成功模式和普世价值被大规模推广,全球产业直接从1跨越到n,很多国家譬如中国实现了跨时代的发展。
2. 科技的挑战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普及,传统产业和生活方式受到极大的冲击和颠覆,越来越多的人包括笔者本人都加入创业道路,使越来越多0到1成为可能。
3. 创业思维
创业之路譬如“我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这样的鸡汤太多了,然而这些观念都是可行的么?得质疑现有所有观念,从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所从事或将要从事的事业。
第二章 像1999年那样狂欢
像1999年那样狂欢1. 90年代的互联网热潮
90年代的美国经济衰退在现在的中国本土商业,传统产业面临全球化竞争和国际金融的挑战而每况日下,“互联网+”是条可行的出路。
2. 硅谷淘金热1998.9~2000.3
互联网新经济就是先烧钱赚用户,以用户数量的溢价。然而在中国同样是创业狂潮,美国硅谷泡沫持续了1年半,中国也不太可能超过2年,明年2016对创业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硅谷淘金热3. PayPal狂热
这里介绍PayPal的成功案例,无非时一个宏伟目标——创造一种新的网络流通货币来替代美元。至少成功企业需要有一个宏伟目标,为这个目标折腾再多也要坚持下去。
4. 获得的经验教训
美国主流媒体面对硅谷泡沫列举了一堆经验教训,然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一个极端跳到另外的极端是不稳妥的,或许从经验教训的对立面得出的观点更有价值。不论在顺境或逆境都不该丢弃独立思考。
第三章 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不同的
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不同的1. 企业的谎言
不管是垄断者还是竞争者,都乐于歪曲事实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就像某知名连锁快餐店特地打出广告来广而告之:食材用的白羽鸡都是健康无添加的。
2. 垄断者和非垄断者的谎言
为了自我保护,垄断者通常时夸大(并不存在的)竞争,怕杀猪。为了鼓吹自己,非垄断者就喜欢吹牛,把市场定义成各种更小市场的交集来夸大自己的独特性。
3. 冷酷无情的市场
垄断的大企业一个劲把其它公司当白菜买卖,中小公司每天只想着生存问题,不可能做长期规划。这就是市场的以太效应。
笑着下油锅4. 垄断资本主义
静态看垄断者是地主圈了地就收租,动态看垄断者是创造出崭新的事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不过这点在天朝有些不一样,得加一个限定:民企。抛开其他,企业成功不是复制来着是解决了独一无二的需求和痛点问题,而企业失败是归咎于无法逃脱无休止的恶性竞争。
第四章 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1. 竞争的结果
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实际获得的却越来越少,还把自己困在了竞争中。像之前被人诟病的拥有万花筒写轮眼的TX进过3Q大战后,不仅面貌焕然一新,还诞生出世界级创新的微信。
2. 战争与和平
竞争让所有参与的斗争者越来越相像,最后还忘掉了期初斗争的初衷,还使人出现幻觉和分心,如果不能把对手打败,那就和对手联合。看看58同城和赶集网就明白了。
第五章 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1. 垄断企业的特征
企业赚钱赚得多不一定价值高,企业今天的价值是它以后创造利润的总和。然而企业价值尤其是垄断企业的价值主要通过专利技术、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和品牌优势来建立的。
2. 建立垄断企业的方法
a. 占领小市场
从全行业市场入手无疑是痴人说梦话,当年红军不是先占领井冈山之后燃起星星之火么?
小市场是蓝海b. 扩大规模
九零后创业项目“礼物说”也是从小小的网络赠送礼物市场扩展到图书、唱片、饮料、食品、电子产品、化妆品等,估值也已经突破了2亿美金。
c. 不要搞破坏
虽然雷布斯的小米手机和MIUI势不可挡,创业初期以价格战让不少中低端手机厂商头疼不已,但现在被乐视和魅族以同样的策略压制着。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d. 后来者居上
乔帮主的神话不用再加吹捧,把马桶按钮的创意做成现在的爱疯,从而征服了整个星球。只要他率先看到科技与人性融合的趋势。
第六章 成功不是中彩票
成功不是中彩票1. 你能掌控自己的未来吗?
过程虽然重要,但事情的实质才是真正的价值。被传销和老鼠会洗脑的人都是太沉浸于传销中那种现实几乎从未体验过的热情和优待。然而现实的实质是地球转得太快,中国发展太快,大多的国人都是对未来明确的悲观主义,都在努力赚钱为未来做准备。
2. 当今的世界——对未来不明确却很乐观
当今世界一切都是不明确的,不管是金融、政治、哲学还是人生,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当今的中国3. 对未来不明确的乐观主义可能持久吗?
有人说既然现在世界都这样了,干脆大家都玩自由市场,自由竞争,啥都自由随机,最后肯定会诞生最佳最强的企业,事实也是这样,但对于创业公司,面对不确定未来最好的方法还是富有智慧的产品设计,苹果当年就是这样从二流公司进化到现在的NO.1。
4. 长期规划仍是最重要的
长期规划在我们未来不明的追求短期利益的世界里经常被低估,在国内尤其如此。引用乔帮主的名言:“只有对未来精确地规划,才可以改变整个世界”。
第七章 向钱看
向钱看风险投资中的幂次法则
不用多说,二八原则,同样适用于商界和投资界
为什么人们没有看到幂次法则
这玩意儿属于上帝的神迹,跟股票分析师打鸡血不同,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后才能清晰显现出来。
利用幂次法则的作用
既然有这个玩意儿,那么以前大人们经常说的“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概念就得狠狠质疑一番了。还是那句老话,三思而行,想好了全力以赴。
第八章 秘密
秘密1. 为什么人们不探索秘密
以前大人们经常说做事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而且进入社会后大家惧怕风险,加之互联网的兴起,地球的扁平化等,这一切让人失去对秘密挖掘的好奇心。
2. 恪守常规的世界
没有秘密的世界意味着人人平等的世界,在现在看来这显然是不可能成立的。所以还是有探索秘密的必要,这些秘密来藏着人性深处,也来躲在自然的角落中。
3. 如何让发现秘密
秘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试着把两个不相关的事情结合起来,两个不找边际的东西放在一起,或许会有些不同。或许无人关注的地方,聚光灯的背面藏着价值万金的秘密。
4. 秘密的作用
马云把街头招商信息涂鸦搬到网上去,然后有了阿里巴巴。张小龙看到有个kiki的聊天软件,然后有了微信。扎克伯格看到学校有个社交网站挺火的,然后有了Facebook。虽然有成功的光环笼罩,但这些精英无疑是看到这些已存在的东西背后的秘密。基本上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基于鲜为人知的秘密创立的。
第九章 基础决定命运
基础决定命运1. 初创时的“联姻”
以和为贵,不管古今中外,创业团队的创始人能力互补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之间的默契和了解,创业中途有人退出或捣乱可不是好玩的。
2. 所有权、经营权和控制权
通常这三权都是分配给不同的人,这样做可以增加团队的效率,但也增加了不团结内讧的可能性。怎么规避这个风险呢,书里也没有给出答案,反过来说这就是一个需要探索的秘密了。
3. 要么上车,要么下车
这是个原则性问题,核心员工必须得要全职,想兼职的赶紧下车。
4. 现金奖励不是王道
初创公司不大可能跟大公司比福利待遇,然而股票分红是初创公司拥有最强最激动人心的武器。换个角度想想,创业失败了,再多股份在手中也是0,创业成功了,再少股份在手中也是有重量的。
5. 股票报酬才能让员工全力以赴
为老板打工和为自己打工,虽然是两个字的差别,效果却是天壤之别。当然平均分配股份是错误的,大家都平等了就没效率可言。股份分配的细节也是需要保密的,跟工资的分配是一个概念。
股权激励6. 让创业延续
好的公司都是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和发明的,只要创新没结束,创业就没结束。
第十章 打造帮派文化
打造帮派文化1. PayPal黑帮
国外公会和帮派文化盛行,所以退出黑帮概念自然深入人心,一呼百应。然而这种文化概念放到国内是否有效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然而国内也有相应的文化概念,就是“家”,海底捞就是很好的例子,这里不详述。
2. 提供不可替代的工作机会
如果是为福利和待遇而来员工90%不是好员工,不能用企业愿景和团队理念吸引员工前来的老板不是好老板。
3. 每名员工都与众不同
不管是八零后还是九零后,存在感都是重要的心理契约,让员工刷出存在感的好方法是与众不同,最直接的做法是衣装上印着的公司标志。
与众不同4. 每名员工只专注于一件事情
公司最头痛的矛盾就是内耗,内耗的主要矛盾是竞争同一岗位引起的,需要界定员工的角色定位。
5. 关于邪教和顾问
说苹果是邪教——拜物教,这是不妥的,毕竟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第十一章 顾客不会自动上门
顾客不会自动上门1. 技术精英对阵销售人员
技术人员是从0到1创造价值,销售人员是从1到n传播价值,两者都是重要工作。
2. 销售是隐形
销售策略应该从产品设计时就加入进来,产品本身应该就是传播价值载体。
3. 如何销售产品
关于销售这类书籍太多了,这里不详述,但作者提到了病毒式营销,不过似乎小米的粉丝营销更胜一筹。
4. 你就是销售员
雷布斯都亲自上阵了,其它的创业者还有什么借口不销售自家的产品呢?
第十二章 人类和机器
人类和机器1. 全球VS.科技
全球化说白了就是全世界用同一经济模式,也就是推广美国成功经验,所以大家竞争相同的资源,这是一种恶性竞争。然而科技让机器做人类很难或做不到的事情,人的感知力却是对机器天生缺陷是一种补充。
2. 人机互补之于企业
高效而创新的工作模式:机器做重复和逻辑方面的工作,而人做好道德、法律或感情方面的审查。
第十三章 绿色能源与特斯拉
绿色能源与特斯拉1. 创业公司七个重要问题
创业公司得问自己的问题:是否是做10倍改进的工程?是否选择恰当的时机?是否垄断垂直消费市场?是否有称职合适的创始人?是否有合适的销售策略和物流渠道?是否做好应对10年、20年后市场的规划?是否对市场有特立独行的探索?
2. 公益创业的神话
一句话,公益创业看似光荣伟大,但实则艰难。
3. 特斯拉如何脱颖而出
书里面列举了一堆成功经验,但关键一点就是创造了一种社会现象:环保技术和时尚完美的结合。
特斯拉4. 能源2.0
不管是做能源还是其他行业,想升级为2.0,得对特定痛点问题拿出最佳方案才能赢。
第十四章 创始人的悖论
创始人的悖论1. 特立独行的个性是驱动公司进步的引擎
如题,从0到1的时代是一个讲个性的时代,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个性才能从众多0中脱颖而出。
2. 王者从何而来
从神话到远古时代,特立独行的创业比比皆是:大闹天宫的孙猴子、放荡不羁的汉高祖和宗教退役人士明太祖。
3. 美国王族
我们就像对待名人一样,崇拜或贬低科技界创业者。
4. 王者归来
对行为极端怪异的创始人要有容忍,创始人也不应该沉醉于别人的吹捧,木秀于林风必摧。
王者归来后记
虽然本书内容精彩可操作性极强,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若全部照搬书中成功经验也是有欠缺的,看看第二章第四节就明白是为什么了?
想看更多文章,请关注我的公众账号:****gggame2014****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