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队伍的设立能协助警察承担部分治安防范和日常警务工作,基层工作者民(辅)警先进事迹是怎样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基层工作者民(辅)警先进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货运区派出所辖区重点单位多,在建工地多,务工人员流动性大,治安环境较为复杂。针对辖区治安规律特点,货运区派出所坚持以打开路、打防并举,有效降低辖区发案率,改善治安情况。
货运区派出所组建“学思突击队”,整合辖区各企事业单位安防力量组成110人的治安联防队伍,以人巡和技巡相结合的方式,采取“重点时段集中巡、平常时段轮流巡”模式,加大巡控力度和密度,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震慑力。
3月19日16时,湖北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接到报警,称武汉天河机场北区某施工区域堆放的数十吨钢筋失窃。接警后,货运区派出所迅速立案侦查,并联合一体化合成作战中心确定钢筋被盗具体时间及可疑车辆情况。
通过排查,民警在20小时内通过监控视频锁定嫌疑车辆,顺藤摸瓜抓获涉案嫌疑人王某、罗某,同时确定销赃地点为机场附近的一个废品回收站。
兵贵神速。3月19日16时接到报案,3月21日11时破案,货运区派出所用了不到48小时,就抓获多名涉案嫌疑人。
进企业、进工地、进厂房、进车间……黄学思和货运区派出所民警辅警以“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为载体,主动融入辖区治理,收集社情民意,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货运区派出所辖区有一个大型物流园区,常驻工作人员有500人左右,货运高峰期还有临时工人500余人,高峰时段最多可达1000余人同时作业,流动人口数量大。
宋学军,男,现任阳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区大队二级警长,一个从军18年,从警17年的老民警。
宋学军同志曾立个人三等功4次,获个人嘉奖4次,2020年被广东省公安厅评为全省最美基层民警。
宋学军同志在交通执勤中,经常为每一位违法的驾驶员们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每天都说得口干舌燥,但依然不厌其烦。经常带领中队执勤人员,在辖区道路对货车超速、超载、飘洒、涉牌涉证等交通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有力打击了交通违法犯罪。
宋学军同志心系群众,尽心尽力服务人民,在平凡岗位忠诚履职。2020年自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战,加入防疫第一线——海陵大堤防控卡口轮值勤务工作,24小时坚守岗位、严阵以待,他顾不上天寒地冻、风吹雨打,积极主动配合卫健部门做好检查工作。同时,每逢台风天气,都能见到他带领执勤人员清理散落一地的树枝、广告牌等路障。去年阳江市第一场台风过后,宋学军又带领队员清理路障,在搬移广告牌过程中宋学军不慎滑倒,右手小手臂被锋利的广告牌划伤,伤口长达20多厘米。
面对纷繁复杂的日常工作和形形色色的交通案件,宋学军常常主动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参与办理各类案件、技术维护保障等工作,即使万家灯火的日子也很少能够回家吃上一顿团圆饭。
梁超,辽源市公安局南康分局康宁社区警务室主任。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嘉奖5次,2017年被授予“全省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
从警14年来,梁超立足一线,坚持与辖区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点滴小事做起,用心做好各项工作,在平凡的社区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得到了辖区企业和群众的充分认可和好评。
梁超深入推进“警地融合”“警民融合”相关工作,充分发挥社区民警“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工作优势,推动社区警务与网格化服务管理融合联动,实现对网格事项精确预防、精微服务、精细管理、精准处置。与社区网格实现机制共建、任务共领、责任共担、隐患共治。他组织成立了50余人的平安志愿者团队,依托社区警务室建立了“社区警校”,对辖区群众开展“六防一反”宣教活动35次。他组织社区民辅警、网格员、民兵充分运用“一格一警一连”联动机制,在辖区重点路段、人员密集区域开展巡逻22次,走访132次,检查“九小场所”320家,整改隐患35处。
梁超所在的康宁社区各类社会问题错综复杂。工作中,他依托南康分局和街道综治中心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法官进街道、检察官进社区、律师进网格。聚焦矛盾纠纷“排查、预警、调处、防范”关键环节,积极探索“1+3+1”多元解纷模式,以“排(查)、评(估)、联(动)、回(访)”四字工作法,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走深走实。
他扎根基层一线24年,有疾恶如仇的骨气,也有心系百姓的真情,有勇创一流的拼劲,也有无私奉献的情怀。他是领导眼里的“孺子牛”、同事嘴里的“老大哥”、百姓心中的“贴心人”,他就是西吉县公安局吉强派出所所长刘亚维。
自1999年从警以来,他怀着对公安工作的热爱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以保一方平安,护一方百姓为己任,扎根基层,奋力拼搏,用实际行动诠释西吉公安精神。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四次,个人嘉奖四次,2008年被评选为全区优秀人民警察。
“今天咱们正常开展工作,值班组做好接处警工作,巡防组联合相关单位开展巡逻防控工作,综合指挥室做好应对各类突发状况的准备……”早上8时,刘亚维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刘所长,我实在不知道该去找谁了。”在办公室,王老汉刚说完这句话,眼眶就红了。
原来,王老汉与其妻子育有4名儿子,老伴去世后,4名儿子便因如何赡养王老汉变得不太和睦,意见也一直不统一,家庭矛盾纠纷不断。王老汉实在不忍看到儿子们关系就这样破裂,决定找到派出所寻求帮助。
根据王老汉的讲述,刘亚维已经在内心盘算好这起矛盾纠纷调处工作需要哪些部门参与。安抚好王老汉后,为化解老人赡养纠纷,刘亚维运用“一警四联”工作法,主动邀请司法所、社区工作人员参与到此次调解中来,并将王老汉四个儿子联系到所内。
“我,就是人民群众的勤务员。”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就是共和县公安局河西派出所所长董永强。
心怀赤诚,满腔热血,无悔青春折射警徽光芒。从警九年,董永强同志一直在基层派出所这个他深爱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他始终把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宗旨,忠诚履职、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维护公平、彰显正义,生动诠释了“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执法公正 纪律严明”的深刻含义,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人民警察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赢得了辖区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因工作突出,董永强同志多次荣获县局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员荣誉,2017年被评为共和县民族团结先进个人、2019年被省公安厅评为七十大庆安保成绩突出个人等。
董永强同志自幼崇敬警察职业,带着儿时的梦想,2010年他通过人民警察招录考试,经过激烈的竞争考核,层层筛选,成为共和县公安局河西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入警后,他爱学习、肯动脑,不怕吃苦,事事冲锋在前,很快成为了单位的业务骨干。2019年,组织任命他为共和县公安局河西派出所所长一职后,他更加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信念,用心进取,紧紧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社会稳定”的目标,加强派出所基础工作,努力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群众的称赞。在与形形色色的违法犯罪活动斗争的同时,他兢兢业业服务人民群众,他严于律已、耐艰辛、守清贫、抗诱惑、经风险,成为公安战线上的一颗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