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则在民警指挥下工作,是重要的警务辅助力量。民(辅)警先进工作的事迹大家知道多少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民(辅)警先进工作的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陈骁,38岁,中共党员,党龄11年,现任荣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大队长,三级警督。有14年公安工作阅历和派出所民警、派出所副所长、刑侦大队副大队长、经侦大队长、刑侦大队长多岗磨砺的他,始终将警察职业当成一份事业来做,用脚踏实地的奉献精神,铸就了忠诚警魂和不平凡人生。2020年来,所在单位记集体二等功一次、个人记三等功一次。
警察是他的职业,也是他的梦想。从警14年,陈骁同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高度一致,像一枚永不停转的陀螺,切实履行自己的初心使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爱岗敬业、廉政为民。他在打击犯罪的战场奔波,善于抽丝剥茧、多维侦查,以精准的铁拳打击违法犯罪,成为令犯罪嫌疑人闻风丧胆的“拼命三郎”,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用无畏果敢赢得战友尊重,也为警察这个职业增添荣光。
他在为民服务的一线忙碌,始终能静得下心、沉得住气,以妥善的方法为群众解难事,成为百姓心中的“知心人”,反诈劝阻、追赃挽损、抗洪救援、找寻走失人员……他总是第一时间、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侠骨如铁和柔情似水铸就了陈骁同志“____、一心为民”的忠诚警魂。如今已成为人民信赖的刑侦尖兵。今年以来,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加班近20天。
郝帅,男,1987年出生,中共党员。自2013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郝帅始终扎根基层一线,现任乌海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海勃湾大队副大队长。2021年被自治区公安厅交管局评为“全区交管工作先进个人”并入选公安厅交管局人才库;2023年被公安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个人”。曾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5次。郝帅先后在治安、刑侦、交管等部门工作。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他参与了3起公安部交办的涉黑案件侦办工作。在侦破其中一起案件时,郝帅从一家宾馆浴缸内发现并起获涉黑组织藏匿的300万元现金,为该起涉黑案件的定罪量罚、依法审判起到了关键作用。2021年,为推动交通管理工作提质提速、转型升级,经乌海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党委研究决定,在海勃湾交管大队情指中心成立了“郝帅工作室”。工作中,郝帅创新实施图侦研判、联动快处、民意受办、视频巡查等运行机制,推动海勃湾交管大队情指中心在实战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2024年3月29日,海勃湾交管大队“铁骑”中队在巡逻途中接到群众求助:一名10岁患病儿童急需送医,请交警给予帮助。“铁骑”队员立即向郝帅通报了情况,郝帅随即在情指中心指挥调度沿途交通信号灯全程通行“绿波”,“铁骑”队员开道引导,仅用时3分钟就将患病儿童送达医院。
2024年4月,郝帅在海勃湾区第五小学护学岗执勤时,发现在上下学交通高峰时段,学校附近路口经常发生车辆通行受阻情况。经反复研究论证,郝帅制定出了新的信号灯配时方案,新方案既解决了人流、车流的冲突和车辆滞留问题,也保证了学生过马路的安全,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遇到交通疑案时,他是有案必破的韩“侦探”,一连数日调查走访,抽丝剥茧解开案件谜团,全力为受害者争取正义;开展安全宣传时,他又化身幽默风趣的韩“老师”,多次深入校园、企业,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宣讲……
“我无悔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我将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2018年9月,带着对警察职业的憧憬和对正义的执着,韩广越放弃了教师工作,加入公安队伍。从警以来,韩广越始终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不曾有一丝懈怠,今年34岁的他现任江汉油田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四级警长。
作为江汉油田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的业务骨干。今年以来,韩广越主动承担起全支队三分之一的接处警以及相应案件,处理相关事故140余起,起诉刑事案件20余本。2024年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韩广越强忍着腰间盘突出带来的疼痛站上马路,连续开展酒驾夜查行动,查处10余起酒醉驾违法行为,纠正轻微违法上百起。在查纠过程中,他会让酒醉驾违法人员电话或信息告知身边人酒驾的害处,并写下承诺书,以亲和柔性的执法方式获得群众理解;还会动员酒醉驾人员走上路面,成为维护交通秩序的志愿者,以直面交通管理的方式,让他们深刻感受到遵守交通安全规则的重要性。
“惩处一个带动一方,惩处不是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效果。”韩广越说,在事故现场,群众的生命安全往往是最重要的。江汉油田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饶梦天说,平时的工作是忙碌且繁杂的,但韩广越总能从复杂事务中切中问题的关键。一次,一辆摩托车因驾驶员醉驾失控,当事人重重摔向路面,头部流血不止,情况危急。接到报警的韩广越赶到现场后,迅速将伤者保护起来,并向急救人员准确详细地描述了伤者伤情和现场情况,在有限条件下为伤者争取到了更多急救时间,成功挽救一条生命。
在“华中屋脊”深处有一片高山湿地,一条小溪串起9个湖泊,故名“大九湖”。这里群山环绕,平均海拔1700米,冰雪期长达5个月,高寒、雨雪、大风,恶劣的环境使人望而却步。但在神农架林区公安局大九湖派出所,94年出生的民警吴尚笏在大九湖一干就是8年。
8年的扎根、8年的坚守、8年的历练,让吴尚笏从一名年轻民警逐渐成长为成熟干练的“老警察”。他扎根在这片高寒偏远的土地上,始终坚守在一线,成为大九湖群众最可靠的“风雪卫士”,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2016年,通过招警考试的吴尚笏被分配到大九湖派出所。初到派出所,吴尚笏和其他人一样无法适应,这里夏季紫外线强、冬季风大雪厚,平时回家车程3个小时,遇到大雪封山,回家便是奢望。但工作中经历的一些事,逐渐让他摆正了心态,并在大九湖坚守到现在。
“大九湖派出所吗?我们村村民银行卡内的400元被人盗走了!”2020年6月,吴尚笏接到辖区一名村书记的报警。赶到现场后,他才发现,受害人是一名聋哑人,因大家不会手语,沟通困难,增加了案件办理的难度。为帮其追回损失,吴尚笏便通过手机打字、肢体语言等方式,仔细询问受害人。随后开展走访调查迅速抓获嫌疑人,并追回损失。正是这一件件民生小案的办理,让他更加坚定了扎根大九湖的决心和信心。
吴尚笏相信,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守护群众是自己的使命。在工作中,他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无论任务多么艰难、环境多么恶劣,他总是冲在最前线,用行动诠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
“快开门!”话音未落,嘭的一声,有人推门倒地。9月15日0点55分,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二七派出所所长纪汉昏倒在地。二七派出所副所长刘庆胜至今记得当时的情景:纪汉敲的,正是他的寝室门。急救室外,试了多次,同事和家人最终用纪汉的警号“024520”解开了他的手机屏幕,开机界面是二七派出所的工作交流群。
不幸的是,这位全身心扑在工作上的派出所所长,经过医院紧急抢救仍然没有醒来,生命永远定格在52岁。1991年参警以来,纪汉先后荣获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个人嘉奖4次,13次获评年度优秀公务员。“一腔热血拭金盾无怨无悔,满怀壮志护平安义无反顾。”纪汉遗体告别仪式上的这副挽联,或是对其一生的最精准阐释。
破案,是纪汉最大的爱好。1991年,纪汉从警校毕业参警。他总是一个大本子不离手,他经手的案件、研判的警情,逐一整理在册。这个手写“数据库”,他视若珍宝。
1993年,一个被抓现行的盗窃嫌疑人就案论案、避重就轻。时任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劳动街派出所刑侦民警的纪汉,用掌握的各类信息对嫌疑人形成威慑,促使其主动交代4个同伙的住址。审查掌握了5名嫌疑人的流窜线路后,纪汉收集整理同类案件信息100多条,破获跨市系列盗窃案100多起。
年纪轻轻,纪汉就展露优秀刑警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