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RIA学习力]《学习心理学》NO.12冬夜读书yhy

来源:知库网
《学习心理学》第12天──「RIA学习力」便签输出第6期
开始今天的拆页前,我们先了解什么是自我效能信念。
P269(三)自我效能信念
至此已讨论了好奇心和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认知在动机中的作用。但动机的另个更有力的来源是学习者对自己在与任务难度和任务结果关系中的信念。根据班杜拉( Bandura,1997)的观点,“自我效能知觉是指个体对自己组织和执行达成给定成就所需行动进程的能力的信念”(p.3)。自我效能信念:
影响人们选择执行的行动进程,影响在指定的活动中投入多大的努力,影响在面对阻碍和失败时能坚持多久,影响他们从逆境中恢复的能力,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是自我阻碍的还是自我帮助的,影响他们在应对高负荷的环境要求时体验到多大的压力和抑郁,以及影响他们所能实现的成就水平。( Bandura,1997,p.3)
班杜拉(1977,1982,1997)提出自我效能是一个与行为和结果有因果联系的信念体系。也就是说,人们会对自己执行某些行动以达成预期结果的能力做出判断(图9.1)。然后根据他们的判断继续参与或不参与这些活动。例如,在“工作坊忧虑”场景中,肖恩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学会工作坊所教的研究技能,因为他不具备这一学科的原有知识。结果在这个情境中,他没有寻求能使他成功学习的帮助。
除自我效能信念外,人们对哪些行为能导致预期的结果还具有期望。例如,肖恩充满期待地认为,学会工作坊所教的研究技能将使他能完成他现在不能做的工作。班杜拉将此称为结果期待,并将其定义为人们对行为表现结果的判断。积极的期待起到诱因作用(即推动肖恩报名参加工作坊),消极的期待起到去诱因的作用(即如果肖恩认为工作坊中不教他想学的技能,他就会到其他地方接受培训)。
拆页十六
来自《第九章 学习中的动机和自我调节》
P2712.替代性经验
影响自我效能信念的第二种信息来源是替代性经验,或学习者观察某一角色榜样成功地完成某任务。在我任教的大学的研究生中经常见到替代性经验影响自我效能信念的例子。很多人认为他们写的论文或做的研究还不足以发表或在会议上宣读。这一预期导致他们不能完成工作或在工作完成后不敢提交。但还是这些学生,在一次会议上听了同伴宣读的论文或看到一名高年级研究生提交的一份枯燥而且有错误的论文后,开始改变他们的自我期望。他们的想法一般是:“嘿,我至少能做得与他(或她)一样好!”
上面这个故事的启示是,角色榜样是谁会影响观察者自我效能提高的程度。例如在会议上被宣读的论文吓倒了的研究生是不可能改变不能完成同样表现的预期的,有关榜样特征对示范影响的研究评论揭示了一些结论( Schunk,1987)。首先,角色榜样的年龄对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能否提高自我效能几乎没有影响。这一 一般结论的一个例外见于申克和汉森( Schunk& Hanson,1985)的项研究。在他们的研究中,让那些学习减法有困难的小学生观察同伴、教师演示减法中的重组或没有榜样。在教学计划实施期间,观察同伴比观察教师导致学生报告了更高的自我效能并习得了更多的减法技能,但教师榜样比没有榜样好。
第二,儿童更可能遵循他们认为能胜任所学技能的儿童的行为,而不是他们认为不大能胜任的儿童的行为。而且,当他们害怕学习情境时,他对应对榜样要比对掌握榜样做出更积极的反应。也就是说,当他们观察的榜样起初也表现出害怕但逐渐地达到掌握时,学习者就获得了信心并有可能改善其表现。
最后,榜样多一些更好,而且同伴榜样有助于补习生和残疾生的自我效能,有可能的是,多个榜样比一个榜样效果好,因为学习者有更大的机会发现自己至少和其中一个榜样相似,补习生和残疾生是那些在学习学业材料或应对紧张环境上有困难的学生,在这两种条件下,同伴榜样有助于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参见 Bandura,1986; Schunk,1987)。
从所示范的行为表现中进行学习涉及的不只是学习者对榜样的知觉。在他的社会认知理论中,班杜拉(1986,199)提出了四套心理过程(图9.2),这些过程左右着人们从替代性经验中学到什么。
第一套过程指学习者在所示范事件中注意到了什么信息。这取决于学习者(观察者)的特征以及所示范事件本身的各方面。接着,学习者建构了一种认知表征以记忆所示范的事件。第三套过程可使学习者将记住的信息转换为适当的行为进程。学习者是否实际执行这些行为取决于第四套过程。在下列情况下,学习者更可能执行所示范事件本身:
他们的行为导致了积极的结果;
他们观察到他人因类似的行为而得到了好处;
他们发现活动本身很有趣。
「I,重述知识」
什么是替代性经验,角色榜样在其中起到哪些作用?

      替代性经验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获得的经验。

        替代性经验对他人有示范榜样作用。例如,儿童看见成人使用筷子,也尝试去抓筷子用。例如一个小女孩看见他的朋友在轮滑,她也激起渴望。

      替代性经验发生的过程。

1.学习者看见别人的动作。观察到信息。例如看见轮滑可以速度很快。

2.学习者心中形成观察后以记忆为形式的经验.例如看见轮滑鞋,感受好快好玩

3.学习者将获得的经验转成可能的行动 。小女孩也想有双轮滑鞋

4.学习者将心中所想付出实践的三个动力

看见的行为导致积极结果,看见别人这个行为受益。觉得有趣。(小女孩感受到轮滑快乐酷,好玩)

「A1,激活经验」

曾经有过一次低自我效能的学习,后来因为替代性经验的出现,又转变到高自我效能学习,当时发生了什么,替代性经验是什么?

《中考的经历》

      多年以前,我是一个贪玩的中学生,总是和一群又一群的伙伴到处疯玩,爸爸妈妈可生气也拿我没办法,学习成绩差。可我还经常说“我比谁谁谁考的要高些。”矮子里面拔高子。

        妈妈没法,咬咬牙把我送到乡下我姑父的中学读书。我没办法,只有去了,一开始心理挺优越的,同学都生活在农村。我应该比他们强吧。可第一次考试傻了眼,全班倒数第几名。

      从小我倒是好强,于是我开始观察同学们是怎样学习的?发现他们上课认真,业余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读书 。早上5点起,晚上1点睡。于是我开始学样。

      那年中考我的成绩高出重点高中入取线60分。成绩的取得,榜样同学是决定因素。他们让我看见了如何学习,如何努力就会成绩好。当然成绩好爸妈高兴也是动力 。

「A2,规划运用」(选做)

替代性经验,可以运用到哪些人群和哪些场景的学习中?

可以应用的场景

1.年轻人成长励志。

2.孩子成长软环境浸润。

3.团队建设多样榜样。

4.家庭环境营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