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同学们讲鲁迅的文章,《我的百草园》,讲的时候呢,由于太敬佩鲁迅了,所以一节课滔滔喋喋,跑的有点远了,直到下课铃声响起,我还在进述着鲁迅的故事,鲁迅的杂文,鲁迅的精神……虽然呢,有点跑题了,我却从孩子们聚精会神的眼睛里,敛声静听的专注里,看到了,一颗杂文的种子,已经根植在孩子们的心里了。
我们喜欢文学,喜欢岁月静好,喜欢诗情画意。在物欲横流,利欲熏心越来越严重的时代,同样也需要一把刀,一把剑似的笔,同样也需要鲁迅的杂文,警醒欲陷欲深的人们。
读网,读张丽钧的公众号,读着读着,某一天点开时,公众号竟被封了,我一点也不觉得惊讶,张老师的杂文太像鲁迅了,作为一介小女子,虽不希望活成杂文心态吧,可张老师说胸腔里跳动着的是一颗不甘拿来喂狗的心。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敢于写杂文的作者,一定是对这片土地爱的最深沉的人。敢活成杂文心态的张老师,无疑是大众中的勇者,是女中豪杰。
俗话说:“高处不胜寒”,愿更多的人能站到张老师这个高度,一起"呐喊",而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以至公众号被封。
我相信既使公号被封,张老师也不会就此缄口,遇到不平事,照样会鸣,会愤!
果不其然,没几天,在尹祖琴老师的朋友圈,我惊喜的看见了“丽钧作文"的公号,心里太高兴了,有种终于找到了组织的感觉。
我为文人中有这样敢于发声,敢于直面社会黑暗面的张老师而喝彩,而不是一味的粉饰太平,笔下只有温吞的小花小草,只有世界的美好大同。针砭时弊,辛辣犀利,铁骨铮铮,侠骨柔情,一个也温软,也强悍的奇女子呵。
有人说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
北方青扬在一篇杂文里写到:
“鲁迅,你笔下的人物全部复活了。
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活了,“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
赵贵翁、赵七爷、康大叔、王胡们复活了……
阿Q们复活了……
假洋鬼子们复活了……
祥林嫂、华老栓们复活了……
那些“体格茁壮的看客们”复活了。他们兴致勃勃地围观那些“拳打弱女”、“棒杀老翁”、“少年溺水”、“飞身坠楼”的精彩瞬间,依旧“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脖子,向上提着”。哈哈,仅看客一类,被你伤害的人就太多了,因为中国人几乎都是愿意做看客的!"
看看吧,这个时代有多需要鲁迅式的杂文,又有多害怕鲁迅式的杂文!
所以呢,张老师的公号被封,也是必然的了
谁让张老师活成了杂文心态呢。
试想,鲁迅的杂文,搁现在,哪个网络和纸媒敢发呢,估计早被封了。
还好,鲁迅不是我们的时代,使他的作品能够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