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8-02-07 小年祭灶和《祭灶诗》

来源:知库网

北方农村盛行“祭灶”风俗,兴吃油葱花饼。其由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古时候,玉帝的小女儿看上了人间一个管伙的小伙子张回。玉帝知道后十分生气,责怪女儿不该爱上凡夫俗子。他按天规要把女儿打下凡去,不准再回天宫。王母娘娘儿女情长,就出面求情,玉帝不得不答应女儿下凡和张回成亲,并封他俩为“灶君爷”和“灶君婆”。让女儿女婿每年月二十三回天宫一次。

“灶君爷”和“灶君婆”生活在人间底层,最知情民间疾苦,每年上天都要向玉帝诉说人间苦难,给人间要回粮食。后来玉帝听在人间的土地神禀告,说凡间人每年糟蹋粮食不计其数,非常生气,就不准灶爷灶婆从天宫带粮食给人间。

有一年,人间遭灾,年关将至,家家揭不开锅,灶爷灶婆看在眼里,记在心间,决心要把这事禀明玉帝,求他开恩。百姓得知他俩腊月二十三日这天要回天宫去,就合伙东家借油西家凑面北家寻葱南家找盐地给他俩烙油葱花饼,打发灶爷灶婆上天。灶爷灶婆对此大为感动,上天后向玉帝如实诉说人间苦难,可玉帝任他俩使出把喜鹊说下树的功夫,就是不信。想起土地神说的话,玉帝还直怪他俩说谎。灶爷灶婆对此一筹莫展,心想:回人间好办,可百姓实在苦啊,过不了年咋办呢?商量后又去求王母娘娘,不知怎的,历来不食人间烟火的王母娘娘这次却动了恻隐之心,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腊月二十四日,灶爷在天宫砍了些竹子,灶婆帮他扎成扫帚。二十五日,灶爷泡了些豆子,灶婆把它做成豆腐。二十六日,灶爷灶婆给百姓割了肉。二十七日,又在天宫支起油锅,灶爷灶婆炸丸子。二十八日,灶爷灶婆又支起大锅小锅蒸年馍,包子蒸馍一摞摞。二十九日,又在天宫包饺子,好让百姓过年吃好的。大年三十这天,灶爷灶婆把这些东西全部装好,赶在三十半夜里才回到人间,带给众乡亲……

传说世世代代,习俗代代相传。每年腊月二十三日为灶王节,为灶君升天日。是夜,家家户户祀之,供奉灶爷像,把他贴在灶房,流芳千古,祭品为油葱花饼,灶糖等,还给灶君的马奉献草料。同时陈设香案,期盼灶君升天同玉帝面奏一家人善举,如让其在玉帝面前多美言或少作指责。还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使灶爷灶婆回来看到高兴,这就是关中至今流传的“扫舍”习俗。从腊月二十四日至三十准备年饭,天天为过年做准备。三十晚上睡得很迟,半夜时分放鞭炮,欢天喜地迎接灶爷灶婆回来。

      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一首《祭灶词》、真实有趣的记述了当时农村岁尾祭灶俗习,秀淡俊逸,风格清新,和他的《田园杂兴》中其他各篇风格相同,迄今谈来仍使人兴味盎然:

                                              《祭灶词》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