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上次党会的时候,黄书记要求阅读并在线下学习,说这次党会讨论并交流心得。我阅读了,并也有些小小的感悟,但无奈总是少了上台讲话的勇气。但无论怎样,还是想表达,既然错失口头表达机会,那就落于笔下吧。让思考有迹可寻。
这篇文章是马克思17岁的时候写的,我读这篇文章应该都会首先惊叹于17岁马克思思考问题的深度与思想高度,再而便是心中升起一股强烈想要奉献的想要实现自己价值的情感。所以我看完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分享给了同学,现在大四了,觉得文中提到的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确确实实是应该考虑了。
先是这样一段话,我觉得把现代社会的一些现象描述得清楚且深刻:“伟大的东西是光辉的,光辉则引起虚荣心,而虚荣心容易给人鼓舞或者是一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但是,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的人,理智已无法支配他,于是他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他去的地方;他已经不再自己选择他在社会上的地位,而听任偶然机会和幻想去决定它。”“虚荣心”,一个我们嗤之以鼻却又实实在在存在于人类身上的劣根性之一,也许我们终究无法消除虚荣心,但可以控制,可以战胜。在我看来战胜虚荣心的办法便是投入自己热爱的领域、职业,享受从事这份职业,做这些事情的快乐,当你真真正正做着你热爱的事情的时候,是没有时间虚荣的。
想起了不久前的一个新闻,某高职院校党委副书记,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克扣学生的助学金,收受工程款“感谢费”,用这些肮脏不净的钱去整容,一颗腐朽肮脏的心焉能有好看的皮囊?无非只能拥有一张哭笑不得的丑恶嘴脸。按理说,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是一个光荣而伟大的职业了,但是她却早已忘了初心、偏了道。也许没能控制住的虚荣是原因之一。所以,我们一旦选择了一项职业,也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勿陷私念,勿忘初心。
马克思此篇文章的另一段话:“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份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是这段话促使我分享给我同学们这篇文章。这段话它给了你一个大体衡量你能否在某个岗位上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奋斗。我觉得可以简单粗暴理解为,你选择的某个职业对个人来说是正确还是错误。
在近期的一个双选会上,总是有很多同学包括我,拿着简历不知道投哪里,投什么岗位。真的是处在了一个非常迷茫的阶段。我深知造成这种现在这样迷茫的果,必然是我之前的想法和做的事情的因。人生需要经营,每一步都应该认真对待,现在的兵荒马乱原因之一没有做好职业规划,之二是没有学好专业知识,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不自信。所以我们拿着简历,兜兜转转,又把简历放回包里。
只是,这段话也并没有帮助我厘清我未来要从事什么,我只能用这段话假设:“如果我从事了某行业,是否有能力承担它的责任,是否能帮助到他人,我是否快乐。”其实,放到通篇文章来看,你是否快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事一个为全人类贡献的事业。但是,如此高度的思想境界,我是真的达不到,只希望能从事一个乐此不疲的行业,能够力所能及帮助他人便好。
还有一段话特别戳中我的心:“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能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并对自己说,我们是无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感情吗?还有比这更难于靠外界的赐予来补偿的感情吗?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心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这段话道出能力和从事的职业相匹配是多么重要啊!
我总结出来的合适的职业――为人类有贡献+自己有能力+喜欢该职业并获得正向反馈。这可能是最理想的状态了吧,但并不是人人都会如此幸运。但总归应该在追求理想状态的路上。
大四的少年啊!加油吧!总有一天,在你努力拓展知识、提升能力后,你能够遇见那份让你择一事,终一生的职业,但愿那天来得不会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