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到这张图的各位,会发现什么?细心的朋友也许会发现,左边的图片虽然样式繁多,但其本质都是A这个字母的各种表现形式,而右边,则只有A的一种表现形式。有人曾经吐槽说,如果右边是某种规律的表现形式,那么左边,也是相同规律的多重表现形式,而他们都共同拥有一个本质,那就是字母A。而这里,也正是我们所谈的第一性原理思考的核心。
第一性原理思考
最初了解到关于第一性原理这个概念,是源于马斯克在TED的演讲。在演讲中,马斯克分享了他对于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我们运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对别人已经做过的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也都去做,这样发展的结果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
举个例子,火车的出现,最初是基于蒸汽机技术的成熟而诞生的。在找到了原动力后,史蒂芬孙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列火车,并铺设了轨道,成功地建立了火车线路,从而引发了铁路网的建设热潮,直到今天,借助于动力技术的成熟,火车的速度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从最初每小时8公里的速度,飞升到今日高铁每小时250公里-300公里每小时。同时,借助于磁悬浮技术,列车的速度也来到400公里-500公里的一个门槛。
为什么说是门槛?熟悉火车的人都知道,当火车速度越快的时候,原本可以忽略的空气将会产生成指数增长的阻力,可以说,虽然磁悬浮技术解决了摩擦阻力的问题,但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使得磁悬浮技术没能走上正轨,反而被硬生生地卡在500公里这一现实速度的门前。如今在上海运行的中国唯一一条磁悬浮列车,虽然提供了相对理想的高速和平稳,但却由于它的耗能巨大,所以每年几乎都会有近亿元的亏损。而这大量的能耗来源,就是对抗空气阻力产生的。
在传统的思维面前,火车的历程几乎已经是走到头了,在铁一般的物理规律面前,人类只能在各种途径上对火车进行微小的改进,比如设计更加流线型的结构,来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改进动力传输系统,以对速度实现微小的提升,设计接触面更加光滑的铁轨,以减小摩擦阻力。而这一切改进,正是基于对过去的比较而产生的,因此这样的改进给火车带来的改变也是微小的。
而在马斯克的构思里,火车作为交通工具的使命,应该是将某个东西从A地运到B地,那么,怎么走,在哪走,都是无所谓的,甚至于如果允许的话,设计飞行列车也不是没可能。当然,这种天马行空的幻想,即便曾经出现在这位天才的大脑中,也会立刻被他的理性思维和专业知识所否决,但也正是因此,使它察觉到了令火车提速的本质——空气。
基于对空气阻力的理解,他意识到了要想真正意义上提升火车速度,本质上是要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而这一点,也是磁悬浮轨道发展的核心所在。基于这样的构想,他提出胶囊列车的构想:将管道抽到接近真空的状态,在其中填入胶囊列车,通过像发射子弹一样的方式将胶囊列车弹射出去,并借助于附着在管道外壁上的太阳能板来提供持续电源,理论计算,依靠太阳能板提供给胶囊列车的电力不仅足够列车到达目的地,还会有许多电力是富余出来的,这就相当于它的能耗将会降低到一个非常低廉的水平,甚至于还能有多余的电力出售。而借助于磁悬浮技术和低真空技术的结合,它的阻力会降到一个相当低的水平,那么,速度的天花板自然就被突破了,理论计算,这样的设计能够使速度提到20000公里每小时,这个速度可要比飞机快地多太多了。
当然,基于目前的部分技术还未成熟,离胶囊列车的完全实现还有一段距离,但目前,各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这一项概念工具的实现,而马斯克本人也实现了他的一小部计划,将胶囊列车的速度提高到1000公里每小时,这已经远远超过传统的火车速度的上限了。
马斯克自己曾经说过,第一性原理思考问题的方式,给他带来了许多创新的灵感。那么,第一性原理是什么?普通人又该如何利用第一性原理去改变自己的思维,改变自己的生活?
所谓第一性原理,就是指绕开事物的表象,而去直接探索背后的本质与规律。例如几何原理,其表面看似复杂的各种证明和公理定律,都是基于五大基础公理的演绎推导。再例如毛泽东对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他也提出了一个核心的第一性原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事实上,要明确知道这一点并不容易,那个时代很多人,甚至于都提不出这样的问题,而毛不仅提出了,并且找到了。跟苏联不同,中国大地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而不是工人阶级。因此,他敏锐地找到了农民与这个时代格局最剧烈的矛盾,并且引燃了这个矛盾的导火线,这才使得工农红军迅速发展起来。而到了后期,他对于战争的认识,更是上升到了哲学层面,并且提出了战争的第一性原理:战争,本质上是阶级与阶级,集团与集团,民族与民族,体制与体制,解决利益矛盾的最高表现形式。而这些,是在任何军事学校都学不来的。
那么,该如何利用第一性原理去探索事物的本质呢?
答案是,问出核心问题。
例如,1.苹果下落是表象,苹果为什么下落才是核心问题。
2.汽车堵车也是表象,汽车的用途是什么才是核心问题。
基于苹果下落的问题,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当然,苹果这个可能是一个梗,但一定存在类似的现象触发了牛顿的思考。而基于汽车堵车这个问题,特斯拉和谷歌则想到了开发无人驾驶汽车。在一个统一规划路径的无人驾驶网络下,汽车会最优化路径,并且和其他汽车互相配合,这样,堵车问题自然也就不复存在。
因此,对于普通人的而言,多去尝试运用第一原理的思考方式,不论对于生活还是对于工作,都将是大有裨益的。
而关于第一性原理的应用,我们下次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