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小的阿嬤

来源:知库网
小小的阿嬤

 我总喜欢叫祖母为“阿嬤”,因为她只是我一个人的祖母。“阿嬤”是家乡对祖母的称呼。

   阿嬤的个子不高,一米五的个儿,穿着质地结实的塑料拖鞋走在村子的小路上,手里拿着几棵还沾着泥的葱,脚下的鞋子发出的“吧嗒吧嗒”声和与下班回来的邻居打招呼声交错映入家家升腾的饭香。邻居都说我阿嬤很厉害,对我阿嬤很尊重,可我觉得不管怎样,阿嬤还是那个疼我,对我没了锐气的阿嬤。

  初中父母双双外出把我留给乡下的阿嬤,所以对于阿嬤的印象也大多停留在初中。怕我不适应新地方就选择让我当走读生,但这意味着我需要更早的起床去学校晨读。夏天天亮得早还好,冬天真是受不了。天都还没亮透,路灯慵懒地照着未消的薄雾,我就要出门,阿嬤不放心我,总牵着我走到下一个路口,这时雾消了天亮了,阿嬤才返回。阿嬤的手似乎一直都是暖的,是温和细腻的暖,因为常年的劳作使她的手附上了厚实的茧,光滑而又粗糙,但这不影响这股传递而来的热度。

   初中正是别扭的年纪,最怕被同学知道自己被当作小孩,故意竖起一扇门来隔绝大人传递的好意,假装自己已长大成人,独当一面。不记得跟阿嬤吵了几次,最后只记得阿嬤那固执的身影伴着我上学。现在我常想如果可以,我想穿越回去严肃地告诉当时的自己有多幸福,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现在的我一个人在异地,逢上假期就回去。比起阿嬤,我对于父母的感情来得单薄些,毕竟孩子是看谁经常在自己身边。时间已经打磨走年少的棱角,留下成长后积淀的心境,现在会贪恋关于以前一丝一缕的气息,舍不得翻过。会贪恋每次和阿嬤一起端个碗,摆个小板凳在院子里吃饭,看着日暮回家的邻居,没来由觉得舒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