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北大才子蛰伏30年后,竟一举颠覆数学界》,使我惊讶的不是他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为数学界做了多大的贡献,而是才子说的一句话“在美国我还是我,但回了中国我就不是我了”。为什么?我们普通人没事的时候喜欢吐吐槽,说什么美国有人权,教育体制好,国家体制比中国好太多了,等等。但那又怎样呢,只是普通人而已,会有人说普通人的知识面太窄,眼界不够宽阔,没见过世面等等。我一直也是这么认为的,我一直觉得我就是这样的一个普通人,尽管我喜欢读各种各样的文字,为什么不是文章呢?因为有的东西只是片段而已。
但在今天,我发现那样一个数学家,可以说震惊中外了吧,可是这样的成就是在哪完成的呢。之前也看过好多历史,祖冲之、李时珍、华佗以及现代的华罗庚,针灸、造纸术等等,觉得中国牛x的人特别多,但是现代的真正能被我们记住的,能成为历史的人物呢,寥寥无几。我曾经想过,是不是中国人变笨了,或者说中国人不愿意守住本心,专心研究学问了,但张益唐的三十年研究把我的观念冲击了。中国人不聪明吗?怎么可能!不愿意专心做研究吗?三十年的执着!
仔细回想为什么?张益唐说,如果是在中国,这个研究根本就不会存在。听得让人很是难受,但与此同时也让人深思啊。是啊,在中国可能真的就流产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一些人才纷纷外流,想我堂堂的大中国为何就留不住人才呢?不是教育体制的问题,也不是中国福利待遇不好,人家愿意在美国住地下室,边打工边研究!是政治啊,是中国的政治牵扯到做学问人的身上。往往一门心思做学问的人,是不愿理会身外事的,只有内心的宁静才能真正与灵感近距离交锋的。偏偏是舆论、政治等等一些因素,打破了那份宁静,也就终止了那份灵感。
既然内心不能宁静,要么就彻底放弃追寻,彻底流落到红尘中,要么远离是非之地。多么残酷的事实啊,真的不忍继续探寻,也真的不知道未来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