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在柱子后面盘腿坐着导致腿部血液流通不畅,大脑略微充血后的乱七八糟想法,和活动其实没啥关系,想看活动内容的同学请移步官网。
聆听时的思考状态
第一种,不思考或者浅显的思考,收到信息后,不经加工的从大脑里闪出的内容,像是大山的回声,只要持续的给,大脑就能源源不断的跟着刺激给出一些直观的联想,这时候的内容如果记录下来,就会像今天这篇文章一样,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乏味,无聊。这时候,会显得在听。
第二种,快速思考,在结合已有知识和经历的情况下,稍微专注一些,调用较多的资源来进行「琢磨」,大脑给出的联想会更加的丰富,对于第一时间无法察觉到的细节也能注意到,但是为了能持续的处理继续进来的信息,不会跑的太远,这时候如果记录下来,就会发现像边走边尿,看起来尿了一条线,其实尿在地上的尿已经开始左右蔓延了。这种思考方式会比第一种累,会显得听得很专注。
第三种,深度思考,在第二种的基础上,加强联想,在关注的点上投入更多的力量,在得到信息时更关注其所带来的启发,在启发的基础上开始,引入自己关心的内容,相融合得到新的启发,不断的重复这一过程。这时候如果记录下来,会像是开车是从主路上看到了路边的风景,并顺着风景开上了另一条岔道。这种思考方式下,如果你没有提问,那么你看起来就是走神了。
互联网人去从政
互联网人,做技术的人不要光是太埋头猛干,去影响政府,去参政,去影响政策,主导政策,用我们互联网人的伟光正来影响整个社会,把科学合理的方法论和评评判标准带到全社会去。
当然,我是说美国的互联网人。
扩大影响力,增加转化率
互联网写作者为了扩大影响力,增多关注者,不可避免的需要发送 X 个 XX 的方法/诀窍/秘诀啥的,以及翻译一些有用或者有趣的文章,这不是无谓的,关注者的增多也会让作者更有动力去写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微信的广点通
这个章节是本文最庸俗、无知和偏执的章节
微信的广点通,做的是你看小道消息时最下面的文字广告,目前是CPC的模式,点击一次五毛,100%归公众号。好了,既然广告这只老虎已经放出来了,那么 CPC,CPM,CPP,CPX,甚至DSP的RTB,都是可以玩的,而需求方市场的体现在微信对用户的精确画像的情况下更是应该打破了头争抢的。
说回腾讯给用户的精确画像,之前好像没怎么太明显利用起来,我觉得要么是技术没做好,要么是内部政策的压制,当然,更可能是后者,他们不着急通过这种方式来挣钱,现金流没压力的话,不着急收割,收割的太早的话也许还会「掉粉」降低用户数,被虎视眈眈的对手BA两家抢走用户这种事情确实是不怎么好玩的。
那么现在有意思了,当腾讯不需要冒着丢用户的风险来主动推广告了,你微信用户主动去看了公众消息,作者在后面申请放了广告,这是人家的自由,这种广告在展现的一瞬间可以有极度丰富的玩法,暂且抛开对于用户隐私的担忧,通过RTB来推送的广告,本身是广告主能接受的最高价,在整个广告系统有效运转的时候,对于用户的杀伤力也正是最大的,这时候,你看看,用户看广告是用户自己的主动行为,广告主投入了自己认可的成本,公众账号获得了看得见的利益,因为广告利益的刺激,内容的发布者也更加踊跃,腾讯用看得见手搞活了市场。但这仍恐怕并不能保证高质量文章会越来越多,像鸡汤好、语录号、健康天天读这类垃圾账号反而会越变越多,从而导致广告的投放价值缩水,造成负面的链式反应,这一点,需要通过微信团队的接入认证来控制的。
你看,无论是传统媒体、出版,还是网媒,自出版,都是「编辑」在起作用,有判断力和有思想的人,总是最有价值的,又因为我对于制度和体系是不信任的,我不认为他们能把这种谨慎保持得住,但是,但是我信任宗教,只可惜信众人潮涌动,教主很不够用。
我为什么要偏执
她说
这个人我不喜欢,太喜欢下判断。
我说:
演讲如果不洗脑,只像第一个人那样,就没意义了。那第一个,只是来露个脸,说一下自己做了啥,遇到什么问题,最近想往哪方面发展,那就很没有意义,这个会议的影响力就不会越来越大,像现在这样,有碰撞才能有火花,才能有话题,才能开始传播和影响。
我最近学到的一点是,我需要变得偏执,在足够理性的前提下变得足够偏执,偏执了,才能给自己带来特色,我的品牌才能更显然,温文尔雅的带来影响力恐怕我做不到,孔子也做不到吧,他不也是整天训斥这个,训斥那个吗?
做一个尽职的乙方
想起去年给我们公司招商营销部老大介绍公司那个落伍ERP里的CRM客户管理功能时,作为一个外行人,瞎扯如何把广告发送到目标客户,提出要从短信、邮件中转化到微信,筛选后着重投入资源到这些潜在客户上。当然,前提是本身的目标群体是与微信的用户重合的,也就是说,他们要用微信呀,会看公众账号呀,不过,这个问题现在好像已经不是问题了。
再次回想起来,仍旧惊讶于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对于互联网的漠视,以及这个团队的人是如何在敷衍每一天每一个项目的,他们需要的就是一揽子解决方案,最好连方案中的人力(所有需要人参与的地方)都能一起外包,把这个项目的前期调研报告,招标书,招标评比结果,运营管理办法,企业创新奖项申报、年末的项目运营报告都能按照节点准备好,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公司内部流程做好,写好给领导的请示报告(要是乙方给的资料里能摘出来就更好了)。
想让乙方做到这些,活着明白这个道理,就需要乙方有甲方的工作经验,知道甲方内部怎么玩,需要走哪些流程,那些环节是关键点,那些环节是甲方的负责人比较厌烦的,要为甲方提前写号哪些东西,做好哪些报告材料,同时得知道如何提供这些内容又让甲方感觉不那么被操纵,并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还能使得这些材料又具备通用性,否则,你用3000块钱招来的「项目经理」会搞得一塌糊涂,你是不可能一个人同时盯10个项目的,什么,你能,你能先买好棺材吗。
后记
极客公园的活动,任何人有机会都应该去一次,特别是每年的互联网创新大会。而这次的活动因为有「小道消息」Fenng 的到来而异常火爆,为150人准备的场地,报名了一千人,到场了两三百人,到场率95%以上,远超平时活动的70%。在活动主页上也弥漫着前所未有的抱怨声,大量极客公园网友被筛掉,这其中就包括了我。。。至于我是怎么进去的,不能告诉你。
既然你都看到这里了,实在太辛苦你了,那就告诉你一点福利吧,如果你是女生,申请活动的时候注明你是大美女,通过的可能性会高很多。
BTW,我很喜欢 Audi City 的地面材质,坐在上面比坐在木地板上舒服,因为不会滑来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