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言、音乐、书法

来源:知库网

古筝初学(40.2)-语言、音乐、书法

文/书童整理,版权除其他注明外,均为星韵艺术培训学校和辽宁少儿美术教育基地所有,是本人学习古筝与书法的笔记,仅作个人学习之用。引用请注明出处,转载请联系作者。如有不当之处,为本人记录或理解问题,与老师讲解和学校无关,请不吝赐教,拜谢。

搞笑,但有效的节奏学习法

后来,给斋主解释,扎娜老师说过很多次,音乐是模仿人声,不同地域的音乐就会有不同,各有特色。同一首筝曲,不同流派的弹法和谱子可能差异很大。
(以下缺少引用,只是浅薄的想法,待看乐理、历史书补好)先有交流需要,再有语言,而后才有寄托情感的音乐。所以现在拿日常的说话来解释音乐节奏,绝不是在开玩笑,而是以更小的理解成本去解释相对不熟悉的内容。

反复打拍子后,斋主终于真正理解李先生在说什么了。根据她的无纸笔演示,书童用语言转述如下:
临习兰亭时,无声之韵的拍子结构,与音乐中的前八后十六一致,只是拍子的方式与音乐学习中常用的不同,先提笔(前八),当做起范,空中走笔,接着落笔于纸上(第一个后十六),再接着运笔(第二个后十六),完整的运笔过程(一拍子)完成。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露锋入笔的效果,也许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当时书圣1600余年前的运笔过程吧。
后又用《渔舟唱晚》中的弹奏,配合上述讲解,反复体会,斋主算是懂了简单的节奏型了[开心]

兰亭序(部分) 去夏书童“签售”译作小说时,在斋主指导下写的小品,略略有形,要多练呀

至此,斋主真心觉得,目前书童古筝学习透彻,对书法学习促进很大,但不练总是难有成效的[捂脸]。不过,斋主也许会尽快地开始一起习筝,填补书房名不附“实”的尴尬了吧[偷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