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个简单的“模型”,助你写出优秀的观点类文章

来源:知库网

我写观点类文章,总会遇到一个致命的难点,就是思绪特别容易乱,有时面对想写的点,想要表达的欲望特别强烈,但一开始写,就不知该如何组织自己的思路了,所以经常写到一半就中途放弃了。

现在终于有办法拯救混乱的思绪了,近日,我在得到app上,看到了一篇古典写的关于写好观点类文章的文章。这篇文章指出只要问对自己五个问题,就可以轻轻松松写出一篇有影响力的观点类文章。

我看了这篇文章感觉受益匪浅,文章中提到的五个问题,不是帮我们生产观点,而是帮我们梳理脑海中已有的观点,让我们的思路更清晰,更有说服力。

下面将这五个问题列举如下:

1.最近一段时间,你有什么特别想要与大家分享的事情或观点?

2.这个观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让你感觉很有价值?如果不知道它,你会怎样?

3.知道了这个观点,有哪些概念是需要解释确认的?

4.如果我接受了这个观点,那么有哪些事情是需要去做的呢?

5.就这个观点,你有什么样的观点或看法?

我对这几个问题的理解如下:

1.寻找契机点。

当你特别想要分享某个观点的时候,一定是这个观点在某方面触动了你,而触动你的这个点,也很有可能会触动别人。这就赋予了这篇文章以一定的动机和意义。

2.价值与意义。

通过回答第二个问题,你可以自己发现这个观点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会用自己的语言和思路提炼出这个观点。

3.关键概念。

这个观点很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关键的概念,只有当我们掌握了这些关键的概念,才能真正弄明白这个观点。

第三个问题是对观点的进一步阐释。常用的方法有举例、类比等。

4.指导实践。

很多文章进行到第三个问题就基本结束了。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点,我们写文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向大家传达某个观点吗,还是希望这个观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四个问题就是为了完成这一步,我们希望这个观点如何发生作用,希望读者怎么去做,这是这个问题所要达到的目的。

5.自己的看法。

这一步也经常被我们忽略。如果没有这一步,那么前面所有的内容都是在简单的转述别人的看法。第五个问题也是强迫我们自己思考的重要一步。

按照古典的看法来说,就是哪怕偏颇的观点,也比没有观点要好。

好方法要想发挥作用还是需要“刻意练习”。

这五个问题形成的模型,是我看过的写作指导类文章中,最具实操性的一个模型。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帮我们理清思绪,整理出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思路。

模型最大的用处在于它只是提供一个思考的框架,而最终能不能产出优质的内容,还是要看我们平时练习到不到位,所以,“刻意练习”是唯一的法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