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不是天才少年,更要温柔以待

来源:知库网

日前去影院看了热播的《嫌疑人X的献身》,归来之时脑子里想的不是石泓那毫无破绽的犯罪设计,也不是唐川的帅气,而是石泓满脸的孤寂、生活的潦倒,让人心生叹惋。

一个天才少年为何会成为一个普通的数学老师,为何独自一年居住在凌乱黑暗的屋子里,因为隔壁一对母女不经意间的温暖,为她们铤而走险,最终锒铛入狱。这其中有许多值得当父母、当老师深思的地方,即使你面对的并非天才少年。

1

镜头一:少年石泓的地理试卷批评,说把地理试卷当成美术试卷。全班哄然大笑,除了唐川,没有任何知道他在验证四色定理。

这就是天才少年的痛苦,他们的所思所想跟正常人完全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很容易受到批评和攻击,最后越发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远离世俗。

不要认为那只有天才儿童才可能碰到的事情,你从小到大,难道就没有碰到过类似的情况?

例如你一直在写作业,碰到不会的题目想找课本上参考一下,结果恰巧被妈妈看到,她就劈头盖脸一顿骂:做作业不好好做,就知道玩,东摸西摸的什么时候能做完啊?

又或者你研究一下姐姐音乐盒的构造,拆开了就再也装不会去,姐姐找爸爸告状,你没有任何的辩解机会,直接被一巴掌打得眼冒金星?

那会的你是否因为委屈,什么也不想说,只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安安静静的舔舐自己受伤的心灵。

所以不论是当父母的还是当老师的,碰到孩子犯错,最好先冷静一下,不能一句原因都不问就下判断,更不能一句都不问就当众批评和否定,那样你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毕生都没有办法修复阴影。

2

镜头二:陈婧教石泓挑橙子的方法,石泓感叹道,从来没有人教过他这些。

这里暴露了天才儿童另外一个通病,那就是对生活常识一无所知。因为他们从小被发现在某些方面优于常人,就会备受重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被用于能力的挖掘和培养,那些“无用”的生活常识是完全接触不到的。

石泓应该就是这样长大的一个孩子,虽然影片中没有任何关于石泓父母的介绍,但是根据少年石泓寥寥无几的几个镜头以及成年石泓独居表现,可以推论石泓父母是知道石泓在数学方面的天赋,不然年少他从何处得知四色定理,从何处知道四色定理是又计算推断出来的,这些都能看出年少的他是被单独培养的。

这也是针对天才儿童的惯用培养方式,例如当年风靡一时的少年班,同等智力水平的孩子们被召集到一起,教授不同的教材,尽可能的开发他们的潜质,为中国队科研事业输送后备人才。

最有名要数中科大少年班,从1978年开始招生,至今已经招收2000多名学生,他们中约20%选择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许多人已成为国际著名科学家,为世界科学的进步作出贡献。

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因为自理能力和知识结构不和合理不能顺利毕业的,还有一些家庭为了方便照顾孩子举家帮到学校附近。最终当父母不能照顾他们的时候,就可能像石泓那样,简单的维持生存,长年累月只穿一套衣服,各种生活技能一无所知。

当然对于天才,这也不是坏事,因为这样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他们想做的研究中,期间获得的成就和幸福感远远高于挑好一个橙子。

可是如果你的孩子不是天才,你还把他们屏蔽在生活常识之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吗?那肯定是不行的,孩子越用越聪明,正如我那篇《儿童做家务年龄对照表,赶紧把童工用起来》中提到的一样,尽早的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未来他们才能成为有生活技能、有家庭责任感的人。

3

镜头三:石泓在黑板上写字,下面的孩子乱成一团;石泓因为陷入科研的困局,一度想上吊自杀;石泓评论桥边上载歌载舞的老人们是无用的齿轮。

这里面反应的又是一个不止天才们会遇到的问题,即如何应对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如何在无数的挫败中保留活下去的勇气。

每个人在刚刚出生的时候是最有求必应的,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开始发现有些要求会得不到满足,有些努力是得不到回报,或者不得不接受“输”这个字。当他习惯挫折、平静的接受失败、不放弃目标持续努力时,才是真正的长大。

做父母的既然不能护着小孩一辈子,就得给孩子摔跤的机会。像我家孩子最喜欢跟爷爷奶奶一起玩游戏,因为不论什么游戏,爷爷奶奶都会让着他们,满足他们的要赢的想法。

可是跟我们玩就不一样,最近不管是玩飞行棋还是国际象棋,丝毫不让,就算他们难过得直掉眼泪也绝不心软。挫折教育,就得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游戏有游戏的规则,不能因为对方是小孩就罔顾规则。事虽小,对孩子未来影响很大,石泓就是例子。

石泓幼时是被特殊培养的对象,长大后却没有获得官方的研究场所,在一所初中不被重视的当一个教书匠。他本身性格注定他当不好教书匠,所有的成就感都源于自己的业余研究。

当着唯一的快乐途径受阻只是,他发现自己成了自己定义的无用的齿轮,因此决定上吊结束生命。这就是忽视挫折教育的典型,就算智商超人,没有人教他该如何处理这种情绪,也没有人替他开解,唯有爬山缓解和自杀解脱。


***有时候,一个人只要好好活着,就足以拯救某个人 ***


很多人在影评中都提到石泓的爱,爱得那样奋不顾身,牺牲自己在所不惜。我却觉得石泓追求的不是爱情,而是孤寂世界中那一束阳光、一丝温暖,晓欣优美的演奏,陈婧温柔的笑脸,这一切都是他从来没有感知到,是他原生家庭给他留下的空缺,为了弥补空缺,才有后面的所有行为。

愿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对你周围的孩子温柔以待,就算他们不是天才少年,他们也需要倾听、理解、疏导和自理。

Top